慄lì恐懼。班固《東都賦》:“莫不陸讋水慄,奔走而來賓。”張衡《西京賦》:“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 慄 慄lì因害怕而战抖。《秦风·黄鸟》一章:“临其穴,惴惴其慄!”朱熹《集传》:“惴惴,惧貌。慄,惧。” ☚ 慎 慆 ☛ 慄“栗”的异体字。寒冷;恐惧;发抖;哆嗦。 上一条: 栗 下一条: 凓 慄《广韵》力質·質;līk‖lì恐惧:惊甲面~色gniā gāh bbîn līksīk(因恐惧而脸色变;从脸色看恐惧貌) ❍ ~胆līkdnǎ(胆怯)。《诗·秦风·黄鸟》:“臨其穴,惴惴其慄。”毛亨传:“慄,懼也。”《庄子·人閒世》:“吾甚慄之。”唐·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鄙夫黍縣尹,愧慄難為情。”
◇ līk由于恐惧或某种原因而瘫软:规个人~落去guī’é lánglīk lohki(整个人瘫软下去)。 慄栗见〔憭慄〕〔人上慄〕 慄li90FC “栗(战栗)”的异体。 慄“栗”的分化字。发抖:~然/~股/~冽/~斯/~~/寒~/悸~/凛~/战~/颤~/震~/不寒而~。以上也用“栗”。
慄lìL093 “栗”的异体。 〖慄〗 粵 leot6〔律〕普 lì 戰慄,害怕得發抖。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恒惴〜。
慄寒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