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感冒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感冒针灸治法

感冒针灸治法

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和发热等。病情轻者,俗称“伤风”; 病情较重且往往广泛流行者,称“时行感冒”,现代称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本病多因风寒之邪客于肺卫或太阳之表,寒邪外束,肺气不宣,毛窍闭塞;或风热之邪侵肺,以致肺失清肃,腠理疏泄不畅所引起。无并发症者,一般经1~2周即可自行痊愈,故治疗应重在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上,对于时行感冒要注意隔离。针灸治疗感冒有较好效果,能缓解病情。
通治法 以疏风解表为主。常用手太阴、手阳明和足太阳等经穴,如大杼、大椎、风池、风门、曲池、合谷、列缺、鱼际、少商和外关等,每次选3~4穴。一般用毫针刺,行泻法,也可酌情施以灸法。一天治疗1~2次,治愈为止。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风寒 表现为恶寒,甚或战慄,头痛,间或发热,但无汗,肢体痠痛,鼻塞身重,时流清涕,咽痒不适,咳嗽痰少或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治宜宣肺散寒。选列缺、合谷、大杼、风池和肺俞等穴。可用毫针刺,行泻法,也可施用灸法。
风热 表现为发热恶风,头痛头昏,汗出不畅,鼻塞流涕,面赤目红,咽部肿痛,咳嗽声哑,痰稠或黄,口渴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选大椎和风池、曲池、合谷等穴。如头痛较剧者,可酌加印堂、太阳和天柱等穴;鼻塞流涕甚者,可酌加上星和迎香等穴; 声音嘶哑者,可酌加天突穴;呕吐腹泻者,可酌加内关、天枢和足三里等穴。
不论风寒或风热,凡咳嗽、鼻塞声重较甚者,是邪在肺,宜用手太阴经穴,如孔最、列缺、少商等;凡头项痛,恶寒较甚者,是邪在太阳,宜用太阳经穴,如通天、天柱、后溪、申脉等穴;如虚人感冒,还应考虑到刺灸膏盲、足三里等。
其它治法 常用者有:
皮肤针法 一般常选脊柱两侧、肘窝或大小鱼际等部施以皮肤针刺。如头痛较重者,在酌加太阳穴部位;鼻塞流涕较甚者,可酌加鼻翼根部。宜根据具体病情和病人体质情况来决定刺激强度,用中度刺激或重度刺激。每日治疗1~2次,治愈为止。
腧穴注射法 一般常选大椎、风池、合谷和曲池等穴,每次用3~4穴。注射药液可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B,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0.3~0.5ml。
耳针法 选肺、内鼻、外鼻、下屏尖、耳尖等穴,用毫针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

☚ 飞腾八法   中暑针灸治法 ☛
000017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