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派与乐观派
未来学在人口经济方面的流派很多,如悲观派、乐观派、恐惧派、现实派、幻想派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悲观派和乐观派。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奥雷里奥·佩切伊为主席的罗马俱乐部是悲观派的主要代表,以美国物理学家、数学家赫尔曼·卡恩为首的赫德森研究所是乐观派的主要代表。他们在 《今后200年——美国和世界的一幅远景》 一书中,列举了地球中心论看法的四种意见:
❶深信的新马尔萨斯派,认为资源有限;
❷谨慎的悲观派,认为资源不确定;
❸谨慎的乐观派,认为资源不断增加;
❹技术与增长的热心支持派,认为资源无限。
悲观派认为,到21世纪头十年,矿产资源将会耗尽,粮食生产的增长将会终止,环境污染将会无法消除。他们认为未来 “也许会证明是一个希腊悲剧”。他们在1971年为罗马俱乐部提出的 《增长的极限》 的报告中提出了 “零的增长” 理论; 以往经济增长太快,人口、资本和污染都按幂数增长,而地球本身的资源有限,以至本星球的各种社会制度及其生态系统不能容纳。如果不立即采取革命性的转变,将会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几十亿人死于饥饿、污染,死于争夺资源的战争。他们建议急剧缩减人口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实行 “零点经济增长” 即维持简单再生产的 “稳定” 状态,以实现“全球的平衡”。
与悲观派相反,乐观派认为,人口过多,食物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甚至气候变化等等困难,人类都可以克服。他们认为,到1985年至1990年,人类将可能开始发展一种新的、更高阶段的科学技术,以致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评价我们目前对矿物的估计。有的学者指出: 我们现在钻探到的矿已经超过七千英尺,这在我们这个直径为八千英里的行星的表面上,只不过是一些针刺的小孔,谈论我们主要缺乏何种元素和矿物,显然是荒谬的。
技术与增长的热心支持派就属于这样的乐观派。他们认为,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已否定了收益递减这一法则,在现代社会里,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不是依赖土地、资源,而是技术、教育和管理。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而是技术、资本和受教育的人。这些资源越大,潜力也就越大。比如,能源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包括核增殖反应堆、核聚变、太阳能、地热和风等等。粮食问题取决于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罗马俱乐部估计世界最多只能养活140亿人口,然而如果所有生产粮食的潜在资源被利用的话,足以提供1040亿人口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食物。乐观派认为,并不是经济增长刺激了人口按幂数增长,而是经济增长导致人口增长率降低。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增长率将有所下降。再说,环境污染是可以控制的。一旦看准了一个问题,就能设想出几十个办法来解决它,或减轻它的影响。匹兹堡的上空曾因烟尘变得乌黑; 伦敦泰晤士河曾是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的阴沟。如今,匹兹堡的上空清彻明亮; 鱼儿又回到了泰晤士河。乐观派甚至充满了科学的幻想: 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其他供应的减少,人类会走向海洋,或许还会走向月球和小行星,以寻求新的供应。
悲观派和乐观派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悲观派往往夸大不利的因素,乐观派则往往夸大有利的因素。双方都缺乏对变量的科学的预测。要对人口经济的未来建立科学的观念,必须对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