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乱赋
辞赋名篇。明代吴应箕作。载见《楼山堂集》。此赋大约作于崇祯末年(1644)。赋的前段从大明“蕴久生孽”讲起,描述了满族势盛,在己巳(崇祯二年,1629)、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两次深入侵掠,逼近京都,揭露了清军“积颅平城,漂膏盈浒”的暴行和明将卒伍覆没、名藩堕毁之无能,向死节将士致以悼念。后段描写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及其它各路农民起义军的“残官府,破邑郭”的惊人声势,指出农民造反是由于“徭苦则挺,敛急而逸。债帅墨吏为其獭鹯,枭人黠夫用而雄𧆦”,以及明朝官吏横征暴敛,火上加油,“廛溢其緍,亩增其税。民馈胡瘅,吏呼何谇!”赋中真实反映了明末内忧外患,濒临溃灭的社会危机,文辞沈实劲健,笔势壮阔,感愤沉郁,辞情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