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悦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悦般

西域“国”名。东汉时,北匈奴西迁后,居留在龟兹北天山中(今焉耆西部之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部分匈奴人所组成的国家。到南北朝时,其境拓宽至伊犁河流域。在北魏与柔然争地的战争中,悦般始终与北魏相互配合打击柔然,并与北魏保持着友好的进贡往来。

悦般

古西域国名。后汉时期,北匈奴西迁,未离去者留居在龟兹国北的天山之中(今焉耆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自建成国。南北朝时,其国强盛,向西发展至伊犁河流域,人口二十余万。风俗、语言与高车同。与北魏关系密切。

悦般

古西域国名。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由北匈奴西迁后留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北的部分人所建立。辖境自今库车迤天山西北至伊犁河下游,地方数千里,众达二十万, 语言风俗与高车同。北魏太延(435—440)中曾遣使朝贡。魏派董琬、高明等携锦帛回赠。太平真君九年(448)曾谕北魏共攻柔然(当时柔然人的常会廷在敦煌、张掖间)。北魏后,为铁勒所并。

悦般

古代西域国名。匈奴西迁后留在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的匈奴人所建。朝贡北魏。

悦般

悦般

西域古代国名,为匈奴人所建,疆域包括今焉耆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和伊犁河上游。据《魏书·西域传》记载:东汉初年,北匈奴在汉军的攻击下向康居以西迁徙,其中瘦弱和老幼不能远走,就寄住于乌孙国东境,建立了悦般国,有部众二十万,地方千里,首领也称单于。原与柔然汗国友好,后来互相仇视,归附于北魏,曾与北魏联兵进攻柔然。北魏太延年间(公元435—439年),曾多次遣使向北魏朝贡,北魏也曾遣高明、董琬等人为使者回赐车骑、锦绣等贵重物品。南北朝后期,突厥崛起,大部分脱般人成为西突厥的属部,小部分悦般人西迁中亚。

☚ 北凉流亡政权   悦般乐 ☛

悦般

古西域国名。为北匈奴西迁过程中留在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北之部众所建立。至南北朝时已有地数千里,人口20余万。凉州人犹称之为“单于王”。风俗语言与高车同。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日三澡漱,然后饮食。其南界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人取为药,即石流黄(即硫黄)。北魏太延(435—440)中,遣使朝贡,魏派董琬、高明等携锦帛回赠。初与柔然结好,后为仇敌,互相征战。太平真君九年(448),遣使北魏,送幻人,受厚遇。并言其国有大术者,能作霖雨、狂风、大雪及行潦(类似蒙古等族鲊答术),曾使前往抄掠之柔然兵冻死、漂亡者十之二三。是岁再遣使朝贡,求与北魏东西联结共击柔然;太武帝拓跋焘以淮南王拓跋他为前锋,与悦般军共袭柔然。并诏有司以其鼓舞之节施于乐府,称“悦般乐”。此后,通贡不绝。

悦般

古代西域部落。为匈奴部落之一。北匈奴西迁后,留居在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以北的部分匈奴人,被称为悦般。亦融合有当地其他民族。魏晋南北朝时,活动地域自库车横跨天山至伊犁河流域,地方数千里,部众20万。语言风俗与高车同。与北魏等中原王朝建立朝贡关系。以后为铁勒所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