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核病名。 ❶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多因风热毒邪搏于气血,复为风寒乘袭所致。症为核生肉中,形同梅、李,或如豆粒,推之可移,患处疼痛,恶寒发热。宜内服五香连翘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下册:“似即鼠疫之恶核。”即指患鼠疫之淋巴结肿大。 ❷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恶核,小者痰核。”宜内服阳和丸、犀黄丸以消散之。 恶核病证名。 ❶出自《肘后方》。指深部炎症,如豆或梅李大小,可移动,有发热恶寒表现者。多为淋巴结肿大。 ❷见《外科全生集》,指痰核之形大者。 恶核è hé《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石蒜(6)。病证名。 ❶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多因风热毒邪搏于气血,复为风寒乘袭所致。症为核生肉中,形同梅、李,或如豆粒,推之可移,患处疼痛,恶寒发热。宜内服五香连翘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下册:“似即鼠疫之恶核。”即指患鼠疫之淋巴结肿大。 ❷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恶核,小者痰核。”宜内服阳和丸、犀黄丸以消散之。 恶核èhé病症名。 ❶出《肘后方》卷五。指核生于肉中, 形如豆或梅李, 推之可动, 患处疼痛, 发热恶寒的病症。多因风热毒邪搏于血气, 复为风寒乘袭所致。宜内服五香连翘饮( 《肘后方》: 木香、沉香、鸡舌香、麝香、熏陆、射干、紫葛、升麻、独活、寄生、炙甘草、连翘、大黄、淡竹沥)。 ❷见《外科全生集》。指痰核之形大者。 恶核è hémalignant nodule; obstinatenodu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