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恐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恐龙kǒnglóng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是英国的曼特尔夫妇。1822年3月,他们在野外发现了一颗硕大且造型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就是在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被称为“禽龙”的牙齿化石。人们拿它和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的牙齿对比,发现两者非常相似,于是科学界断定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早已灭绝的远古爬行动物。随着这类化石的不断出土,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生物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体形大得吓人的远古动物应该在动物分类学上自成一体。 恐龙kǒnglóng古代爬行动物,繁盛于中生代(距今七千万年至两亿多年间),种类很多。有的形体巨大,后肢比前肢长,有尾。有食肉的,有食草的。恐龙灭绝至今仍是难解的世纪之谜。 恐龙kǒnglóng〈名〉 喻指丑且笨拙的女孩。 恐龙kǒnglóng〈名〉喻指丑且迟钝的女孩。 恐龙kǒnɡlónɡ〈名〉喻指相貌丑且反应迟钝的女孩。 恐龙kǒng lóng古代爬行动物。1910年梁启超《将来百论·罗马教皇之将来》:“凡天下不适于时势之物,未有能终存者。虽其陈迹至极盛大,亦只以供后人考据凭吊之具。僵石层中之恐龙、飞鳄是其类也。”1925年郭沫若《亭子间中》:“我们人世上有哪一种东西不会化成了尘土呢?冰河时代以前的恐龙,近代人的袁世凯!”◇巨鹿、大鹿、蛇形鼍。 传说中的兽 传说中的兽传说中的兽名:犰狳 ☚ 兽类 禽兽 ☛ 恐龙已绝灭的陆生爬行动物。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所创名。实际上,只相当于爬行纲中十几个目中的两个目,即蜥臀目(又称蜥龙类)和鸟臀目(又称鸟龙类)。身体巨大,长20~30m,大的重40~50t,甚至达100t,故原名为恐怖的蜥蜴,译为“恐龙”。但有的却体小如鸽。最早出现于三叠纪中期(2.27亿年前),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灭绝。在地球上生存长达1亿6100万年。在约64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因某种不明原因突然灭绝。恐龙是迄今为止体型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最大的恐龙——腕龙体长27m,体重超过80t。恐龙有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之分。肉食性恐龙最初出现于1.9亿~1.8亿年前的侏罗纪,最大的肉食性恐龙——霸王龙体长约14m,重7t左右,生存于7500万~6400万年前。异龙体长12m,头部约1m长。小型的食肉类恐龙如鸟龙、窃蛋龙,体长仅有1.5m。植食性恐龙出现在2.1亿~1.9亿年以前,包括禽龙、橡树龙、奇齿龙、鹦鹉嘴龙4种。禽龙体长约10m,尾长达5m,前肢5趾,后肢3趾。橡树龙体长3~4m,鹦鹉嘴龙体长2m。梁龙是身体最长的恐龙之一。出现于1.5亿~1.4亿年以前。体长达27m,体重20t,头部可离地面达12m。有15节颈椎、10节脊椎、73节尾椎。新出生的梁龙只有几厘米长。雷龙体型比梁龙庞大,体重约30t,剑龙体长6~7.5m,生存于1.5亿~1.4亿年前,体重1.5t,脑重却只有70~80g。秀颌龙是体型最小的恐龙之一,体长仅有70cm,体重7~8kg,生存于1.45亿~1.4亿年前。目前,各国博物馆和研究所收藏的化石标本约有2200多个,共285属336种。现在研究者认为,大部分都是1属1种,只有少数是1属几个种。据估计,中生代(2.50亿~6500万年)的恐龙约有900~1200属。因此,尚有相当多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发现或研究清楚。中国化石极为丰富,是世界上恐龙的重要产区之一。著名的有禄丰龙、马门溪龙、霸王龙、鸭嘴龙、青岛龙、查干诺尔龙等。 ![]() 主要责任者: [日]株式会社学习研究社;甘文豪,甘文杰 责任方式: 编;译 出版者: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郑州 字数: 200 千字 页码: 1-167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Q915.864-49 装帧: 精 语种:中 定价:98.00 出版时间:2004-06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新视野百科图鉴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新视野百科图鉴之一,共收录410条词条。 恐龙 恐龙konglongDinosaurs脊椎动物,古爬行类。种类较多,体型极为不同,是蜥龙类和鸟龙类的通称。1822年,英国医生曼特尔(Gideo Mantall)(1790~1832)首先发现恐龙化石,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Richard Owen)(1804~1892)创立了“恐龙”名称。恐龙的体长和体重差异明显。大的体长达数十米,重四五十吨;小的体长不到1米。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恐龙在中生代极为繁盛,称霸一时,地球上成为“龙”的世界。如空中飞翔的翼龙,前肢变成飞行器官,水中生活的鱼龙,陆地上或沼泽中生活的禄丰龙和合川马门溪龙都是典型代表。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地形、气候的改变和食物的短缺等原因,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长达1亿多年的古代爬行类—— 恐龙,至中生代末期全部绝灭。 ☚ 准噶尔翼龙 蜥龙类 ☛ 恐龙 恐龙Konglong古爬行动物,包括蜥龙类和鸟龙类两大类,种类繁多,体型各异。英国医生G·曼特尔(1790—1832)首先发现恐龙化石,以后又加以研究。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R·欧文(1804—1892)首先创建了“恐龙”这一名称。 霸王龙 蜥龙类中颈长头小,用四脚行走的称蜥脚类。植食性,生活在沼泽湖泊里。是所有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巨大的,体重可达50吨,其中的梁龙是已知最长的恐龙,身长可达30米,化石发现于北美洲晚侏罗世地层中。蜥脚类颈长、尾长,头部很小,眼大,鼻孔位于头顶,适于水里生活。颌骨较小,牙齿脆弱,以柔软多汁的植物为食。行动迟缓,常被同时代的肉食恐龙所捕杀,靠躲到水里逃避敌害。白垩纪末全部绝灭。 梁 龙 恐龙的另一大类为鸟龙类。植食性,大部分四足行走。牙齿趋于退化,颌骨通常具有喙的构造。下颌骨前方有一齿骨,作为喙嘴的下面部分。此为鸟龙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脚趾末端常有扁平的指但发展出各种光怪陆离的防身设备,如甲板、甲片、棘刺和角。例如剑龙,其背部长有两排交错排列的三角形骨板,据研究,这些骨板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其尾部有长刺,是防身的有力武器。又如角龙类,头部长有各种各样的角。它们遇敌害时,利用其长而锐利的角,靠颈部结实肌肉的支撑和沉重身体所产生的力量向敌人冲刺。鸟龙类也出现在三叠纪晚期,白垩纪末绝灭。 剑 龙 恐龙曾在中生代称霸一世,“统治”地球达1.7亿年之久,然而后来却一齐消失。有关恐龙的绝灭,至今仍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 鸭嘴兽 人工选择 ☛ 恐龙一类中生代陆生爬行动物。包括爬行纲蜥臀目和鸟臀目。体多巨大,大者重达40—50吨,长20—30米。有的体小如鸡。脊椎除驱前部为后凹型外,一般为平凹到双平型。腰带三射式或四射式而与鸟类相似。四足行走或后足行走。生活于陆地或湖沼中。中国是世界上产恐龙化石的重要地区之一,著名的禄丰龙、马门溪龙、青岛龙等均是。 恐龙dinosaur 恐龙dinosau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