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兵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兵屯

新疆屯田之一。从汉代沿袭,清代规模最大。1716年,绿营兵在哈密、巴里坤、吐鲁番等地屯垦。1757后,扩展到天山南北。初为换防兵,旋改为携眷长住。一般每兵给地20亩,官给子种、农具,收获粮食留口粮外全部上缴入仓。

兵屯

清代在新疆屯田形式之一。即以绿旗屯田兵屯田。乾隆二十五年(1760), 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率兵赴伊犁驻扎并屯田。一夫授田二十亩, 由官给予籽种、牛具。视地之肥瘠,每岁纳粮十二石至十八石。屯兵皆携带家眷。初屯田兵有八百人,后陆续增至二千五百人,以其中二千人屯种,五百人操练,五年轮换。共分为二十五屯,设屯镇总兵辖之。

兵屯

军队驻守的地方。 《后汉书·祭肜传》:“〔祭肜〕临终谓其子曰: ‘……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也指军队驻防。宋代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 “再议兵屯者, 自来真定府、定州、高阳关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于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

兵屯

清代新疆绿营兵屯田。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置于巴里坤、哈密等处。乾隆二十二年(1757),经陕甘总督黄廷桂奏请,又以内地绿营兵在天山北路兴屯。后又扩及天山南路。所谓屯田兵,初为换防兵,后改携眷兵。每兵授田20亩,官给牛具、种籽,视地之肥瘠,每岁纳粮12至18石不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