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Kǒ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恐kǒng懼怕。揚雄《長楊賦》:“又恐後代迷於一時之事。” 恐 恐kǒng惧,怕。《邶风·谷风》五章:“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朱熹《集传》:“因念其昔时相与为生,惟恐其生理穷尽,而及尔皆至于颠覆。张子曰:育恐,谓生于恐惧之中,育鞫,谓生于困穷之际。亦通。”《小雅·谷风》一章:“将恐将惧,维予与女。”郑《笺》:“恐,惧。”朱熹《集传》:“恐惧,谓危难忧患之时也。” ☚ 耄 恶 ☛ 恐读音k·ong(ˇ),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丘用切,上,肿韵。 ❶恐惧;畏惧;害怕。 ❷威吓。 上一条: 孔 下一条: 空
恐读音g·ong(ˋ),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丘陇切,上,肿韵。 ❶通“共”。一起;共同。《离骚》:“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妬而折之。” 上一条: 供 下一条: 䇨 恐〔kong〕 benl; nqeat. 恐吓 〔kong he〕 jid benl: 你别~人。moux ghad mangsjid benl nex. 恐慌 〔kong huang〕 benl. 恐惧 〔kong ju〕 benl mqeat. 恐怕 〔kong pa〕 nqeat. 恐ㄎㄨㄥˇkǒng四4637见「恐丑」、「恐防」、「恐其」、「恐莫」、「恐惊」、「恐喝」   恐kǒng❶害怕 △ ~慌|~怖。 ❷使人害怕 △ ~吓(hè)。 ❸表示推测或担心 △ 他~来不了。 恐❶害怕:~怖︱~慌︱~惧丨惶~︱惊~︱恫(dong)~︱惊~万状丨有恃(shi)无~︱诚惶诚~。 ❷使害怕:~吓(he)。 ❸恐怕:惟~︱生~︱深~。 恐kǒng❶ 害怕,畏惧:争先恐后│诚惶诚恐。 ❷ 吓唬,使害怕:恐吓。 ❸ 担心:恐怕│恐难胜任。 恐(21次) 恐怕;唯恐。~年岁之不吾与 ~美人之迟暮 ~皇舆之败绩 ~修名之不立~高辛之先我 ~导言不之固 ~鹈之先鸣兮 ~嫉妬而折之《离》 ~重患而离尤 ~情质之不信兮《章·诵》~祸殃之有再《章·日》 ~天时之代序兮《远》 ~余寿之弗将《辩·三》 ~时世之不固 ~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辩·六》 ~田野之芜秽《辩·八》 ~后之谢 ~自遗贼些 往~危身些~自遗灾些《魂》 ~不终乎永年《哀》 恐kǒng❶惧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縣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离骚》:“恐嫉妒而折之。” ❷恐怕;唯恐。表示不确定语气。《论语·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离骚》:“恐年岁之不吾与。”洪兴祖补注:“恐,区用切,疑也。” 恐kong恐怖 恐吓 恐慌 恐惧 恐龙 恐怕 反恐 惶恐 惊恐生恐 惟恐 震恐 恐怖片 恐怖症 恐怖分子 恐怖活动 恐怖组织恐后无凭 恐惧心理 争先恐后 诚惶诚恐 有恃无恐 反恐怖主义 恐(同)惧 畏 怯 怕 恐kǒng❶惊惧;害怕:能使妖魔胆气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回首相看已化灰。(二二·506) ❷表示担心:园中人多,又~失于照管,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他各处小心。(五五·1284)~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五·115) ❸恐怕,表示推测:此物~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十三·275)这~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自了去也。(六三·1513)
恐kǒng恐kǒng〖动词〗 一、害怕,畏惧(9)。《展喜犒师》:鲁人恐乎? ——鲁国人害怕吗?《乐毅报燕王书》:臣之所大恐也。——这是我最害怕的。《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船家十分恐惧。 二、恐怕,担心(25)。《敬姜论劳逸》: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从早到晚做事情,还恐怕忘记祖先的业绩。《触詟说赵太后》: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我担心太后的玉体有所不舒适。《杨恽报孙会宗书》: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常常担心不能感化百姓,是卿大夫的想法。 恐kǒng❶ 惧怕,害怕。柳宗元《黔之驴》:“以为且噬己也,甚~。”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 ❷ 使惧怕,威吓。《淮南子·俶真》:“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先取韩以~他国。” ❸ 担心,恐怕。《季氏将伐颛臾》:“吾~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不可得。” 恐*kongBFD6 ❶害怕,畏惧:~怖/~惧/~高症/诚惶诚~/惊~不安。 ❷吓唬,使害怕:~吓(he)。 ❸表示担心或估计:唯~天下不乱/这件事两天~办不完。 表示估计 表示估计有(~丈多宽) 恐 吧(夠了~) 怕(怕是;怕畏;只怕) 无虑 勿虑 亡虑 那么(买~点)更还 多咱 想必 也许 莫非 别是 表示估计、担心或疑虑:恐怕 表示对数量不肯定的估计:大多 率多 率皆 表示大致的估计:约(约计;约莫;约摸;大约摸) 把(万~元) 可(年~六十) 表示估计会出现某种好的结果:可能 或许 估计多数情况会这样:率(大率) 梗(~概) 可 殆 大概 大约 大凡大略 大致 大体 大都 大抵 大部 大半 多半 多分 多数(~如此) 为多 居多 基本 八成 多一半 差不多 不分高下,差不多:不差上下 ☚ 估计 估量 ☛ 恐kǒng丘陇切,上肿。 ❶惊恐,害怕。《荀子·非十二子》:“不诱于誉,不~于诽。” ❷谨慎,肃敬。《礼记·祭义》:“色必温,行必~。” ❸恐吓,威吓。《史记·秦始皇本纪》:“先取韩以~他国。” ❹担心,担忧。《论语·泰伯》:“学如不及,犹~失之。” 〖恐〗 粵 hung2〔孔〕普 kǒng ❶ 恐懼,擔心。許慎《說文解字》:「〜,懼也。」諸葛亮《出師表》:「〜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❷ 威嚇,恐嚇。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他國,於是使斯下韓。」(說:遊說。下:攻下。) ❸ 副詞,恐怕,大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償城〜不可得。」
恐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恐伤肾。” 《灵枢·口问》: “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灵枢·本神》: “肝气虚则恐。” 恐kǒng❶害怕,畏惧。如:惶恐,惊恐,恐怖。 ❷使害怕。如:恐吓。 ❸恐怕。消息恐有误。 恐kǒnɡ七情之一。因恐惧过度引致脏气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恐伤肾。”《灵枢·口问》: “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 阴阳破散, 经络厥绝, 脉道不通。” 《素问·举痛论》: “恐则气下。” 内脏病变可出现气怯惊恐。《灵枢·本神》: “肝气虚则恐。” 恐kǒnɡⅠ ❶ (害怕; 畏惧) fear; dread; be afraid: 惊 ~ be alarmed; 有恃无 ~ with someone at his back, he does not fear anything; feel reassured and emboldened ❷ (使害怕) terrify; intimidate; threaten; terrorize: ~ 吓 threaten; intimidate Ⅱ (恐怕) perhaps; probably; maybe; I'm afraid: ~ 非原意。 I'm afraid it was not the original intent. ~ 另有原因。 There may be some other reason for it. 消息 ~ 不可靠。 I'm afraid the information is not reliable. ◆恐怖 terrifying; horrible; dreadful; terror; 恐怖活动 terrorist activity; 恐怖组织 terror organization; 恐高症 {医} acrophobia; 恐吓 threaten; intimidate; cow; menace; frighten; 恐慌 panic; scare; fright; scared; frightened; terrified; 恐慌万状 extremely panicky; panic-striken; 恐惧 fear; dread; be afraid of; frightened; terrified; 恐龙 {古生} dinosaur; 恐怕 I'm afraid; fear; perhaps; I think; probably; 恐水病 hydrophobia; rabies 恐kǒngfright; fear; terror 恐kǒng ❷ 惶恐不安|惊恐万状|唯恐不及|惟恐不及
❸ 争先恐后
❹ 诚惶诚恐|有恃无恐
恐恐,金文作 ,《説文》古文作 ,小篆作 。 金文从心, 工聲。 小篆字形从心, 𢀜聲。“𢀜” 字从丮, 工聲, 銘文或讀 “𢀜” 爲鞏固之 “鞏”。 “恐” 的本義是恐懼, 引申爲擔心、恐嚇等義。銘文或用擔心義。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恐 金文; 篆kǒng[鞏(聲意符)+心(意符)→恐(《説文》:“恐,懼也。從心,巩聲。”刑斧即將砍去雙手,心中十分害怕〈恐怕〉,畏懼〈恐懼〉。)] [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齊侯曰:室如縣(懸)罄(中空,表示無一物),野無青草,何恃(依靠什麼)而不恐?” [唐] 賈島《暮過山村》:“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恐kǒng(10画)
  【提示】工,位于字左时,末笔横改提。心,第二笔宋体是竖弯钩,楷体是卧钩。 *恐kǒng10画 心部 (1) 畏惧;害怕: ~怖|~慌|~惧|有恃无~。 (2) 恫吓,使害怕: ~吓(hè)。 (3) 表示疑虑或猜测: ~怕|~难如愿|实~有负重托。 恐 ☚ 悼 慴 ☛ 恐kǒng战国以来的形声字。战国时从心,工声。音变如工空、干刊例。害怕,心里慌张不安义。组词如:恐怕|恐惧|恐怖|恐吓(-hè)|恐慌。小篆以后从心,巩声。又引申表示疑虑不定,有“或者”、“大概”义。如:恐不可信。 恐★常◎常
kǒnɡ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为畏惧、心中慌张不安,引申为威吓(使害怕)、副词(表示担心或揣测,相当于“恐怕”“大概”)等。 【辨析】 恐/惧/畏 “恐”和“惧”都表示害怕,常连用。这两个字的区别在于:前者程度较重,含有惶恐不安的意思;后者程度较轻,含有警惕自戒的意思。“畏”也表示害怕,侧重指心里感到威胁和压迫。恐〈连〉借作“况”。况且。 《醒》九八: 狄希陈是被他唬掉了魂的人,~又知道小浓袋合他说了许久的话,晓得事有泄漏,祸不可测,怎么还敢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