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怨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怨情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玉阶怨 下一篇:子夜吴歌·秋歌 →
诗词简介:此诗作年不详。诗中借卷帘、深坐、颦眉、流泪等一系列动作与神情,表现闺中美人的满腔怨情,意境含蓄深婉,神韵不尽,为李白闺怨小诗中的佳作之一。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 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yuàn qínɡ 
    怨 情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měi rén juǎn zhū lián , shēn zuò pín é méi 。 
    美 人 卷 珠 帘 , 深 坐 颦 蛾 眉 。 
    dàn jiàn lèi hén shī , bù zhī xīn hèn shuí 。 
    但 见 泪 痕 湿 , 不 知 心 恨 谁 。 
  •  怨情
    [唐]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 ① 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

    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
  •  本诗是一首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作,描写一位佳人苦待心上人不至,因而转爱为怨,哀婉凄恻的情态。诗人主要通过对美人的行动、表情和心理刻画来表达这一主题。诗的前两句写美人卷起珠帘,紧锁着蛾眉久久地坐着。诗人通过卷帘、深坐、皱眉等到动作、情态来刻画一个女子处于等待中的哀怨的恋爱心理。第三句描写她泪水湿成了一片。刻画人物细致生动,使这位美人由爱生怨、因爱生恨的情感变化,因心上人不来而痛苦万分,哀怨情态宛在眼前。然而,诗眼却在最后一语。诗中的美人由于对所爱之人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在她的挚爱落空以后,自然要生出无穷的怨恨了。而诗人却说“不知心恨谁”,那是明知故问。读者心里非常清楚,她所恨之人便是她所爱之人,她久等不至之人。从客观效果来看,末句 “不知心恨谁”还有潜台词即 “不知为何恨”。诗人虽没有正面提出这一问题,但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想象空间: 这女子恼恨的原因究竟何在?是男子另有新欢将他遗弃了呢,还是女子原本就是单相思呢,再或是男子本身的行动并不自由,受到家庭阻挠呢?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样,末句又起到了另一作用,即通过启迪读者的联想,扩大了这首小诗的内涵空间,使诗作更加含蓄不尽。所以看似直白的“不知心恨谁”,对本诗诗意的拓展却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颗同情和理解的诗心,写出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不仅在蛾眉,更美在一片苦涩纯真的相思之情。此正所谓状眼前之景于诗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李白是大家熟知的唐代大诗人,他写了大量气势磅礴、风格豪宕的诗篇。而他的绝句超妙隽逸,神韵天然,也超诣独步。明代李攀龙《唐诗选》谓“太白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明代胡应麟《诗薮》谓“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余尝谓古诗、乐府后,惟太白诸绝近之。”李白那么个壮思逸飞的诗人,也写了些闺情怨诗,且细及毫巅,柔似静水,却是别开生面之作。

     这首《怨情》,以态写情,情蕴态中。“卷珠帘”,意在寻望思念之人。“深坐”,未见情人,长坐而沉入深思;“颦蛾眉”,深思之情爬上眉心,其愁苦不言自明。“泪痕湿”,较“颦蛾眉”又深一层:愁苦得竟止不住泪流满面。从美人的形态上, 已足见其内心的怨恨,结以“不知心恨谁”,则含蓄蕴藉,引人冥想,更觉其有苦难言的深衷。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隐而不露,较直言心恨谁来得更有隽味。胡震亨《李诗通》中说:“‘心中念故人,泪堕不知止’,此陈思王(指曹植)《怨诗》语也。明说出个‘故人’来,觉古人犹有未工。”胡震亨认为曹植之作不及李白此首之“工”,也就是说明言不如隐语有味。用“不知”,使人虽可揣知其为思情人,但更增加了美人将思念深藏心底的意味。薛惟翰的《闺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笑复不语,珠泪纷纷落。”所写意境与李白此诗近似,可是也是由于情词太明,不如李诗动人。李白说“不知心恨谁”,虽字面上也出现“恨”,但因“不知心恨谁”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悬念,就比“美人怨何深”直说“怨”委婉转曲。“不笑复不语”与“珠泪纷纷落”重复,泪落自然“不笑”,显得冗赘。李白写“泪痕湿”, 自然写了“不笑”;说不知心恨谁, 自然写了“不语”。“颦蛾眉”, 自然显示了“含情”,是“泪痕湿”,当然为“怨何深”。从上述比较中也可看出,虽然题材、主题,甚至所叙状态基本相同,而李白却独具手眼,这也是李白成为大家的原因吧。
  • 这首五言绝句妙在深隐含蓄,意在言外。

     从题目看,诗写一位闺中女子的愁怨之情。然而前三句只从人物动作和面部变化着笔,无一字道及怨;末句虽有“心恨”字样,却又不明白说出恨的对象。所以,初读但觉其隐,尚难确晓其意。

     仔细品味,精妙渐出。首句一个“卷”字,暗藏一个“望”字。美人卷起珠帘,当然是为了向外望,所望者,自然是她的心上人。很可能她与他已经约好,所以到约定的时间便卷起珠帘。这样,一个“卷”字又包含有急切盼望的心情。
     
     可是,望而不见,对方竟没有来。因而,“深坐”,足见失望之甚; “颦蛾眉”,则失望之外又转生无限愁闷。“但见泪痕湿”,紧承“颦蛾眉”而来,借其面部变化,传神地展现了人物内心微妙复杂的情感活动。
     
     诗意至此,已趋明朗。却以“不知心恨谁”作结,仍然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究竟恨谁,她自己很清楚,这怎能说出口!她不说,别人又怎能知道?当然,那位失约者该是知道的,可他明知她会恨,却竟然未来,这就难怪她由“深坐”而“颦眉”,由“颦眉”而落泪了。寥寥20字,写“怨情”何等曲折!何等深婉!
  • 【鉴赏导示】
    李白诗中以闺中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诗作也不少,而这些诗往往体情细腻,状写人物心理、动作更是传神。本诗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鉴赏】
    这是一篇体情之作。李白诗中常有对远离恋人或丈夫的闺中女子的描摹,情真意切地反映出她们愁肠百转、哀婉凄绝的处境与心态,读之使人荡气回肠,韵味悠悠。所谓“怨情”,即美人闺怨之情。李白的这首诗,贵就贵在“不闻怨语,但见怨情”。首句写望。诗人以“卷珠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来表现闺中少妇望眼欲穿的渴盼相思之情。次句写愁。“深坐”表示望之入神,盼之情切。“颦蛾眉”流露出怅惘失意的心情。第三句写泪。泪是失望的结晶、苦痛的发泄。 “泪痕湿”说明闺中女子相思的无望,极度的哀伤,旧痕尚未干,新的泪水又涌出。第四句写愁怨女子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怨恨了许久,想想那远行人,又充满了无限怜爱之意,愈增添了思恋之情,加深了其苦痛。李攀龙认为此诗“不知恨谁,最妙”。


    【鉴赏要点】
    [1]名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2]抓住典型动作,抒情真切生动。[3]语言自然、含蓄。[4]借助状写人物内心活动抒情。



《怨情》作者、注释和解题 - 唐诗经典 - 可可诗词网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诗中借卷帘、深坐、颦眉、流泪等一系列动作与神情,表现闺中美人的满腔怨情,意境含蓄深婉,神韵不尽,为李白闺怨小诗中的佳作之一。
 【注释】
 ①颦蛾眉:皱眉。

古代名诗《怨情》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 可可诗词网

怨情

 题解
 这是一首写盼人不至的哀怨情绪的诗。感情真挚,趣味丰足。
 
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释
 ①颦蛾眉:意谓双眉紧锁。颦,皱眉。蛾眉,对女性眉毛的美称。
 赏读
 诗的前三句写女子的动作、神情,“卷珠帘”的动作表现出女子焦急等待的心态。“深坐颦蛾眉”的神态表现女子心中的哀怨,“泪痕湿”更表明她痛苦之深。以上三句写出了女子由盼望到失望进而近乎绝望的心理过程。最后一句点明女子心有所恨,却又不明说所恨之人,使诗的含意变得复杂深厚。女子所恨也许不单纯是负约之人,或许还有对迫使自己亲人远离不能相见的社会制度的怨恨。诗的主题变得广泛而深刻。
 


李白《怨情》(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由来重。)- 李白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怨情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杂诗 下一篇:陌上桑 →
诗词简介: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怨情》
    .[唐].李白.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由来重。
    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
    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新人有故时。
    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 《 yuàn qínɡ 》 
    《 怨 情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xīn rén rú huā suī kě chǒnɡ , ɡù rén sì yù yóu lái zhònɡ 。 
    新 人 如 花 虽 可 宠 , 故 人 似 玉 由 来 重 。 
    huā xìnɡ piāo yánɡ bú zì chí , yù xīn jiǎo jié zhōnɡ bù yí 。 
    花 性 飘 扬 不 自 持 , 玉 心 皎 洁 终 不 移 。 
    ɡù rén xī xīn jīn shànɡ ɡù , hái jiàn xīn rén yǒu ɡù shí 。 
    故 人 昔 新 今 尚 故 , 还 见 新 人 有 故 时 。 
    qǐnɡ kàn chén hòu huánɡ jīn wū , jì jì zhū lián shēnɡ wǎnɡ sī 。 
    请 看 陈 后 黄 金 屋 , 寂 寂 珠 帘 生 网 丝 。 
  • 《怨情》
    .[唐].李白.
    新人如花雖可寵,故人似玉由來重。
    花性飄揚不自持,玉心皎潔終不移。
    故人昔新今尚故,還見新人有故時。
    請看陳后黃金屋,寂寂珠簾生網絲。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新恋的女人娇媚如花,娇气可宠,夫人可是像美玉一样端庄尊重。
    要知道花性飘扬的人不稳重,而玉心晶莹皎洁的那位情深不移。
    夫人当初也是新人,昨天新人今天故人,今天的新人明天也是故人。
    你看:陈太后当初是金屋藏娇,后来却是珠帘结满蜘蛛网,孤寂下半生。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各种情怀

各种情怀

内心的情怀:胸情 衷襟 衷臆
妇女的情怀:闺襟
女子的情怀:芳心
男女情怀:云雨巫山
男女相爱的情怀:风怀
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春心
平素的情怀:宿怀
昔日之情怀:曩怀
春日的情怀:春襟 春思 春魂
春景所引发的情怀或意兴:春心
秋日的思绪情怀:秋怀
秋日的情怀和兴会:秋兴
风月情怀:绮怀
作诗的情怀:吟怀
欣赏的情怀:赏襟
想喝酒的情怀:酒思
难以吐露的情怀:衷曲
离别的情怀:别悰 离怀 离襟
惜别的情怀:别怀
思乡的忧伤情怀:乡愁
怅惘的情怀:凄怀 悲思
愁苦的情怀:烦惵 忧襟
悲怨的情怀:怨情
冤屈郁结的情怀:冤怀
幽独的情怀:幽抱
激愤的情怀:激衷
放纵的情怀:狂怀

☚ 情怀   客旅的情怀 ☛
000066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