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是人体从平原快速进驻高原,或从高原进驻更高地区时,因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急性临床征候群。其中有急性高原反应,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等。
急性高原反应
多在进入高原后数小时或1~3天发生。表现为头昏、头痛、心慌、气短、食欲减退、倦怠无力、恶心呕吐、失眠、鼻衄、眩晕、嗜睡,少数伴有频繁呕吐、手足麻木,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颜面四肢浮肿;症状重者,皮肤紫绀、表情痛苦、卧床不起、夜间可出现周期性呼吸,个别有阵发性呼吸困难。一般经过7~10天的适应,症状可逐渐消失,少数需治疗才能恢复正常。
高原昏迷
多发生在4500m以上高原地区,开始有头昏、头痛、气促等高原反应症状,以后不断加剧,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神志朦胧、嗜睡、常在无意中进入昏迷;少数在开始时表现欣快多语、情绪高亢、情感异常、易于激怒,以致骤然进入昏迷。昏迷时可伴有躁动、抽搐、呕吐、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脉速或脉缓、血压可升高或降低。昏迷浅者,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痛觉仍存在;昏迷深者,一切生理反射消失,常出现病理性反射。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烧。经过治疗多数患者可在数小时或2~3天内恢复。严重者可需十数日或更长时间,神志才能清楚。昏迷患者由于严重缺氧,有时并发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或脑出血,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高原肺水肿
多在进入4500m以上高原1~7天的行军途中、夜间睡眠后或感冒时发生。先有头昏、头痛、心慌、气促、胸闷、疲惫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继而气促加重,胸部闷胀或压迫感,伴有咳嗽,夜间不能入睡,迅速发展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大量吐泡沫痰,脉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紫绀,重者可有休克,谵妄或昏迷。有时咳反射消失,泡沫样血痰从口鼻不断涌出,痰鸣音布满全肺,脉细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随时可出现呼吸、循环或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主要由于大气中氧分压降低,组织缺氧所致。因此,地势越高,发生的越多,病情也越严重。寒冷、疲劳、上感、晕车、急慢性疾患和情绪紧张等常为诱因。平时缺乏体格锻炼,也易发生。一般情况下,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为60~90%,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为1~2%;战时,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更高,常使指战员失去活动能力,影响部队战斗力。如果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发生,能增强部队在高原上的习服能力。
综合预防措施

❶卫生宣传教育:宣传高原卫生知识,使部队人员正确认识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高原适应不全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要点,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增强战胜高原气候因素威胁的信心。
❷体格检查: 对进驻高原部队人员进行体检,凡有器质性心脏病、冠脉供血不全、严重心律不齐、静息脉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上、高血压和各种血液病;呼吸器官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喘息等)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或活动性肺结核;曾患过高原心脏病、严重高原昏迷、高原肺水肿、有明显症状的高原高血压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癔病、癫痫、严重慢性胃肠炎、严重神经衰弱、慢性传染性肝炎(活动期)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不宜进驻高原。呼吸道感染等发烧病人,或体温虽低但全身症状或呼吸道症状明显患者,在病愈以前,也应暂缓进入高原。
❸行政管理:作好进驻部队的防寒、食宿和药品等物资器材的供应保障,组织教育部队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卫生防疫措施,不断了解进驻高原时的情况,及时研究解决。
❹习服锻炼:根据进驻高原部队的实际情况,可用单纯体格锻炼、单纯阶梯习服或阶梯习服与体格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部队对高原的习服能力。
❺卫生防病:搞好卫生侦察,加强防病措施,行军途中,注意合理的饮食供给,防止过度疲劳,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督促服用预防药物,加强巡诊,掌握发病时机,及早发现病例进行治疗或抢救。
❻药物预防:高原反应可用补气、活血、滋阴、渗湿、清热等中药复方片剂进行预防;头痛可用复方止痛片;恶心呕吐可用止吐剂。对严重病例可用氧气治疗,如发生高原昏迷或高原肺水肿,应迅速送往低地或就地抢救,不宜随部队继续前进。

☚ 高原气候卫生   高原低氧习服锻炼 ☛
000203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