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胃炎
本病是在患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时,细菌或其毒素、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可发生于儿童与成人,以前者为多见。常见病因除金葡菌、沙门菌属、嗜盐菌等外,还有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9,B3、4,埃可病毒2、3、6~9、11~14、18、19、22~24等。致病因子多直接侵犯胃粘膜,也可从血源途径侵入胃组织,称为“血源性胃炎”,见于伤寒、肺炎、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白喉、猩红热、重症肝炎等的病程中。病变常呈弥漫性,胃粘膜有广泛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感染控制后炎症消失,不遗留组织学上的改变。临床表现有上腹饱胀和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泻。病情严重者可有失水、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并可有原发的全身感染症状,其他表现因不同病因而异。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必要时作粪便培养及病毒分离,可获确诊。治疗可予以对症疗法如卧床休息、进易消化饮食、解痉镇痛药的应用等。轻者可自然痊愈,一些病例则须针对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抗生素、输液与补充电解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