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心包炎
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心包炎是一种急性心包炎,由透壁性心肌梗塞累及心包膜所引起。临床发生率(7~16%)远较尸检发生率(13~45%)为低,这是由于心肌梗塞并发心包炎引起的胸痛,常被归咎于心肌梗塞而忽略仔细检查之故。病变大都限局于梗塞部位,少数为弥漫性。临床上多见于范围较广泛的心肌梗塞,尤其是前壁梗塞,故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也较多。80%的病例在梗塞后2~4天,少数于10天后发病,7~22%病例有短暂而局限的心包摩擦音。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包炎的病程很短。通常这种并发症的心包炎并不影响预后,但若应用抗凝剂治疗时则有可能发生心包积血。治疗主要是对症。胸痛应用止痛剂,偶而需用消炎痛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鉴于有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抗凝剂可出现心包积血,因而使用时应加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