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思美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思美人

思美人

楚辞《九章》篇名。屈原作。首句“思美人兮”,为题意所本。“美人”,指楚怀王。本篇或疑非屈原作,但证据并不充足。篇中写诗人被疏后离开朝廷,烦冤愁苦,欲向楚王通问,以表心迹而不能;欲屈志从俗,而又不肯,只得兀自逍遥以纾忧。全诗表现屈原思国情笃,而报国无门的苦闷。以香草美人为喻,象征自己的高洁和寄托对楚王的恋念、希冀之情。一腔苦衷,低徊往复,感情深挚。

☚ 怀沙   惜往日 ☛

《思美人》

 
 思美人兮, 怀念着我心爱的人呵,
 擥涕而伫眙。① 揩干眼泪而远望。
 媒绝路阻兮, 没人介绍而路又迢遥,
 言不可结而诒。② 有话却无法成章。
 
 蹇蹇之烦冤兮。③ 我至诚一片而蒙冤,
 陷滞而不发。 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申旦以舒中情兮,④ 愿每日陈述我的心思,
 志沈菀而莫达。⑤ 心思沉顿而难表现。
 
 愿寄言于浮云兮, 愿浮云为我捎信,
 遇丰隆而不将。⑥ 云师却不肯讲情。
 因归鸟而致辞兮, 托鸿鸟为我传书,
 羌宿高而难当。⑦ 鸿高飞而不应命。
 
 高辛之灵盛兮,⑧ 我难比帝喾高辛,
 遭玄鸟而致诒。⑨ 能遇凤凰而授卵。
 欲变节以从俗兮, 要变节而随流俗,
 愧易初而屈志。 我知耻而有所不敢。
 
 独历年而离愍兮,⑩ 多年来我遭受摧残,
 羌冯心犹未化。(11) 毫不减我心中的愤懑。
 宁隐闵而寿考兮,(12) 宁失意而长此终身,
 何变易之可为。 我何能如掌之易反?
 
 知前辙之不遂兮,(13) 我明知正路难通,
 未改此度。 但我不能不走正路。
 车既覆而马颠兮, 尽管是车翻而马倒,
 蹇独怀此异路。(14) 我依然望着前途。
 
 勒骐骥而更驾兮, 我再把好马辔上,
 造父为我操之。(15) 请造父为我执鞭。
 迁逡次而勿驱兮,(16) 慢慢地走,不必驱驰,
 聊假日以须时。(17) 让我把光景留连。
 指嶓冢之西隈兮,(18) 指着嶓冢山的西边,那汉水发源地点。
 与纁黄以为期。(19) 就走到日落昏黄,也莫嫌道途遥远。
 开春发岁兮, 我姑且等待明年,
 白日出之悠悠。 艳阳的春日绵绵。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 我要放怀地歌唱,
 遵江夏以娱忧。 逍遥在江水、夏水之边。
 
 擥大薄之芳茝兮,(20) 我攀摘灌木中的苻蓠,
 搴长洲之宿莽。(21) 我采集沙滩上的卷施。
 惜吾不及古人兮, 和古人可惜不能同时,
 吾谁与玩此芳草? 摘来香草呵同谁赏识。
 
 解萹薄与杂菜兮,(22) 采取萹蓄与同蔬菜,
 备以为交佩。 尽可以纽成环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 也未尝不好看一时,
 遂萎绝而离异。 终萎谢而遭毁败。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23) 我姑且快乐逍遥,
 观南人之变态。 观赏南方人的异态。
 窃快在中心兮,(24) 只求我心中快活,
 扬厥凭而不竢。(25) 把愤懑置诸度外。
 
 芳与泽其杂糅兮, 芳香与污秽杂混一起呵,
 羌芳华自中出。 芳花终会卓然自现。
 
 纷郁郁其远承兮, 馥郁的芳香必然远扬,
 满内而外扬。 内部充实,外表自有辉光。
 情与质信可保兮, 只要真诚的素质长保不亡,
 羌居蔽而闻章。(26) 声名会突破一切的阻障。
 
 令薛荔以为理兮,(27) 想请薜荔替我说合,
 惮举趾而缘木。(28) 又怕走路去攀上树子。
 因芙蓉而为媒兮, 想采荷花替我媒介,
 惮褰裳而濡足。(29) 又怕下水打湿了裙子。
 登高吾不说兮,(30) 登高吧,我不高兴,
 入下吾不能。 下水吧,我也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 固然是我手足不惯,
 然容与而狐疑。(31) 我犹豫而心不能定。
 
 广遂前画兮,(32) 完全依照着旧贯,
 未改此度也。 我始终不肯改变。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 命该受难我也不管,
 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趁着这日子还未过完,
 独茕茕而南行兮, 一个人孤单地走向南边,
 思彭咸之故也。 只想追求彭咸的典范。

 

(郭沫若译)


 
 【注】 ①擥: 同“揽”,收的意思,在这里即 “揩干” 之意。伫眙(zhu chi): 立视,伫: 立; 眙: 视。②诒(yi) : 赠予。③蹇蹇(jian): 同謇謇,忠贞之言。 ④申旦: 犹申明。 ⑤沈菀(yu): 沉闷而郁结。⑥丰隆: 云师。⑦羌: 句首语气词。宿高:宿高枝。⑧灵盛:言神灵。⑨诒: 通,“贻”,指聘礼。⑩离愍:遭遇祸患。(11)冯心:冯,通凭,愤懑的心情。(12)隐闵:隐忍忧闰。寿考:犹言老死。(13)遂:顺利。(14)蹇:我。(15)造父:周穆王时人,以善驾车显名。(16)迁:前进。逡次:缓行。(17)假日:费些日子。(18)西隈:西面的山边。(19)纁黄: 黄昏之时。(20)擥: 采摘。芳茝(chai):芳草。(21)搴 (qian): 拔取。(22)萹(bian) 薄:指成丛的篇蓄一类的野草。(23) 儃佪(chan huai) :徘徊。(24)窃: 私,隐藏不公开的。(25)扬: 捐弃。厥凭: 愤懑之心。(26)闻: 声名。章,同 “彰”,明也。(27)理: 提婚人。媒人。(28)惮:害怕。举趾: 提起脚步。(29)褰(qian): 撩起、揭起。濡 (ru):沾湿。(30)说: 同 “悦”。(31)容与: 迟疑不前的样子。(32)广遂: 多方求实。
 
 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谈到 《离骚》的艺术特色时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不但 《离骚》具备这种艺术特点,《思美人》也有类似的特点。
 首先,《思美人》这一题目就是显明的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之体现,“美人”在诗中毫无疑问是指楚君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美女。屈原写此诗的目的,旨在以思女形式,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企图得到君主信赖而实现理想的追求。诗篇一开首,诗人即陈述了自己思女的行为:“擥涕”、“伫眙”,——其感情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然由于客观条件不允可,无良媒,才导致 “志沈莞而莫达”,一再申言也无济于事。诗人并不因此完全丧失信心,他还是竭尽全力地努力追求,诗中几个层次中的多次表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直至篇末,实在无能为力了,方才作罢,但并未变易节操。
 引譬美人同时,诗篇也写到了香花美草,“以配忠贞”。诗中写诗人沿江夏行进时,“擥芳茝”、“搴宿莽”、“解萹薄与杂菜”,这里的芳草自然不是实指植物,而是用以喻指才能,诗人采摘装扮它们,乃是为国效力的准备,只是美人——君主不识,致使诗人不得已发出“吾维与玩此芳草”的慨叹。这还不够,诗人更以芳草自譬,说芳草与污秽杂糅,作为芳草,终能卓然自现,而不会为污秽所没; 又以芳草比作媒人,“令薜荔以为理”、“因芙蓉而为媒”,想通过它们向美人求爱,但又缺乏勇气。可见,无论美人抑或香草,在诗中都成了形象的比喻与象征者,在表现诗人形象、体现诗篇主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胆地将地上与天国、人间与仙境、历史与现实,融合一体,信手牵来,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一起,从而形成浪漫奇特的风格,在《思美人》中也有突出的表现。
 诗人在求美人未成时,思绪确实难以自抑,情感受到了相当挫伤,此时陷于困境的现实人物,突然闯进了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思美人者想到了神话人物丰隆、历史人物高辛: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在前进途中遇到了曲折,又想到了历史人物造父: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这样运用自如、毫无顾忌地将天上、人间、历史、现实、神话诸种超越时空的人物施诸笔端,没有超人的想象与天才的运思,是难以达到的。正由于此,才使诗篇更增添了浪漫色彩,形成想象奇特、神思飞扬的艺术特点。

诗词《思美人》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11)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12)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13)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14)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15)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16)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17)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18)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19)
 解萹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20)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21)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22)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23)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24)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25)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26)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27)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28)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29)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30)
 乱曰: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31)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32)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33)

 
 【注释】 ①美人:指楚怀王。揽(lan览):收,掬。伫眙(chi斥):久立凝望。伫,同“竚”,久立。眙,凝视,直视,呆视。②媒:媒人,沟通彼此关系的中介人物。结而诒:总托(收缄)起来寄赠,见《惜诵》注。③蹇(jian捡)蹇:同“謇謇”,忠言直谏。烦冤:烦愁冤屈。陷滞不发:如陷泥泞而不复振起。④申旦:旦旦,天天。中情:衷情。沈菀:沉闷、沉郁。菀,读yu,或读yun。莫达,难以表达。⑤丰隆:云神。将:指传言、带信。⑥迅高:形容鸟飞得又快又高。当:逢,值,遇到。⑦高辛:即帝喾(ku库)。灵盛:德茂神灵。灵,指神之灵,《补注》引《史记》:“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玄鸟,据古传说,高辛即帝喾,为妃简狄行浴,有玄鸟飞过,遗卵其侧,简狄爱而吞之,于是子契,为殷商之祖。致诒:致赠,指遗卵。诒,同“贻”。⑧易初:变初衷。屈志:违背心愿。⑨历年离愍:经历多年,遭受忧患。冯,“憑”,愤懑。未化:未消;化,消除。⑩隐闵:隐忍忧闵。寿考:老终老。变易:变换心志,朝三暮四。(11)前辙:前车之辙(车轮辗出的迹),指前路。不遂:不顺利。度:态度。(12)覆:倾覆,翻倒。颠:仆,跌倒。怀:怀念。异路:与世俗不同的路。(13)勒:勒住,扣住。骥:良马。更驾:重新驾驶(新的)车子。造父:周穆王时人,善御。操持,掌握,指驾车。(14)迁:前进。逡次:逡巡,徘徊不进貌。勿不要快行。聊:姑且。假:假借。须:等待。(15)嶓冢(bo zhong波肿嶓冢山,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是汉水的发源处。西隈:西边:(wei威),山边。纁黄:黄昏。《补注》:“纁,一作曛。纁,浅绛也,色黄而兼赤。曛,日入余光。并音薰。”期;时期,时限。(16)开春发岁:新年之际,开春之时。开春,春季的开始;发岁,一年的发端。悠悠:舒缓貌。(17)荡志:放荡其志,纵情,尽情。遵:遵行,指沿江夏而行。娱忧:消忧。(18)揽:采。薄:草木丛生的地方。芳茝:香草名,即白芷。搴(qian千):拔。宿莽:冬生草。(19)不及古人:不及见到古人。谁与:与谁。玩:欣赏。(20)解:采。萹(bian扁),薄:丛生的萹蓄。萹,野生植物名,即萹蓄,又名萹竹。交佩:左右佩带。(21)缤纷:繁多貌。缭转:互相纠缠。萎绝:枯萎死绝。离异:弃离,即弃而不用。(22)儃徊(chanh uai缠徊):低回,徘徊。南人:即《涉江》中说的“南夷”,蔑称楚国朝廷中的群小。变态:不正常的态度。(23)窃快:私快,不外露的快乐。扬厥凭:抛除愤懑。扬,损弃;凭,慿,愤慨;厥,犹其也。竢(si四):通“俟”,等待。(24)芳:指芳香之物。泽:陆侃如等认为应读作“”;《说文》:“,败也。”指腐臭的东西。马茂元认为,“泽”应该解作川泽的泽,指卑下的地方,引申作污浊解。(均据其各自的《楚辞选》)杂糅:混杂在一起。芳华:芳香的花朵。自中出:从中显现出来,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含义。(25)纷:应读芬,芳香。闻一多《楚辞校补》:“案,纷当为芬。”郁郁:形容香气之盛。蒸:蒸发,蒸腾。闻一多说,“芬郁郁其远蒸”,犹言香气远闻也。(26)情:情志,这里指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质:指人的内在的品质。信可保:诚然可以保持(原有的清白、忠贞)。信,信然,诚然。居蔽闻章:身居偏僻隐蔽的地方而声闻(名)却能明显地传扬出去。闻,声闻,声名;章,同“彰”,明显。(27)理:媒人。惮:忌惮,害怕。举趾:抬足,提起脚步。缘木:爬树,攀援树木。(28)因:凭依。褰(jian捡):提起衣裳。濡(ru如):沾湿。(29)说:同“悦”。(30)朕:我。形:指形之于外的个人风格、作风、气质上的特点。不服:不习惯。然:乃,于是。容与:徘徊,低回,犹豫不进。(31)广遂:广泛努力,以求实现。前画:从前提出的策略、计划。度:态度。郭沫若说:“此下六行当是所谓‘乱辞’,故加(尾声)二字殆是抄书者抄夺。”(《屈原赋今译九章·思美人》)(32)命:命运。处幽:同“居蔽”,被放汉北,处幽僻隐蔽之地。罢:读作“疲”,疲倦。据马茂元说,“吾将罢兮”是说自己屡经打击,生命中已有没落的预感。愿及白日之未暮,希望赶在太阳下山之前能够再做一番事业,这是勉励自己及时努力的话。(33)茕(qiong穷)茕:孤单无依,没有伴侣。南行:我们判断本篇写于汉北,篇中写到“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好像又是写在南边,但郭沫若提醒我们注意那个“将”字,“遵江夏以娱忧”,只是屈原在汉北时的一种向往。这里抒写“独茕茕而南行”,和《抽思》的“狂顾南行,聊以娱心”,也是出自诗人同样的心情。彭咸:殷代贤臣,以死谏君。故:故迹,遗址。
 
 【译文】 我思念我心中的美人啊,擦掉眼泪,久久站立凝视。媒人隔绝,道路阻塞啊,忠言不可能总括起来赠寄。忠言直谏带来烦愁冤屈啊,如车之陷入泥泞而不复振起,一天天抒发由衷的心曲啊,都因情志沉郁而至辞不达意。我愿向浮云寄托我的话语啊,遇到云神丰隆,他表示不愿意。我又想依仗归鸟代为致辞啊,不料它飞得又快又高而难相遇。我比不得帝喾德茂神灵好运气啊,遇到凤凰遗卵送他一个好儿子。想要改变节操来同俗人混在一起,我羞愧于变易初衷,屈辱志气!独自遭受忧患,经年累月啊,时间并不能消除我的不平之气。我宁可隐忍忧闵,直到老死啊,怎么可以来回变卦,朝三暮四?明知前路艰险,很不顺利啊,还是照此前行,径直而走;我的车翻了,我的马摔了啊,失意中独独怀念这特殊的路。勒住我的良马,重驾新车啊,由神御造父为我执鞭奔逐,行进迂回曲折,莫要快速啊,姑且假借日月,等待一些时候。遥指嶓冢山的西边,那汉水的发源之处啊,哪怕走到黄昏日落,预定的时限也不会耽误。待春天到来,新年开头啊,灿烂的太阳初升的时候,我将纵情地把欢乐寻求啊,沿江水和夏水行吟消愁。我采得了大片的香芷草啊,又在长长的水洲拔下宿莽,可惜我赶不及见到古贤人啊,又能同谁一起品赏此种芳香?采下丛生的萹竹和杂菜花啊,以备穿插佩带在左右两旁。佩花繁多,互相纠缠碰撞啊,终于枯萎死绝,不派用场。我暂且低回,解我烦忧啊,静观默察奸佞者的变态失常。隐微的快意在内心升沉荡漾啊,我毫不迟疑地把愤懑抛在一旁。香臭之物被混杂糅合成一团啊,但香花还是飘散着自己的芬芳。芬芳之气郁郁蒸腾,传向远方啊,美德充实于内,美名必然外扬。外情和内质诚然可以保其辉光啊,就是身居蛮荒,美名也将如雷轰响!我要叫薜荔作我的使者啊,怕抬起脚掌来爬树。我要靠芙蓉作我的大媒啊,怕提起衣裳沾湿我的双足。登高爬树,我不喜欢啊,下河涉水,我也不能干。我的性情固然适应不了环境啊,于是就只好徘徊,犹豫和彷徨。(尾声):广泛努力于实现从前的谋划,对此,我不曾改变我的态度哟。我的命运不好而至处幽居独,我累了,还想赶在日落之前,做完我的工作,走完我的路哟。我只想一个人孤独地向南行进,因为我思念彭咸,美好而崇敬的楷模哟。
 
 【集评】 宋·洪兴祖引述前人:“此章(《思美人》)言己思念其君,不能自达,然反观初志,不可变易,盖自修饬,死而后已也。”(《楚辞补注·九章第四》)
 宋·朱熹:“美人……寄意于君也。”(《楚辞集注·九章第四》)
 明·汪瑗:“此篇(《思美人》)作于《哀郢》之后无疑也。虽不可考其所作之年,要之在襄王之时而非怀王之时则可必也。”(《楚辞集解·思美人》)
 清·蒋骥:“此篇(《思美人》)大旨承《抽思》立说,然《抽思》始欲陈词美人,终曰斯言谁告;此篇始言舒情莫达,终欲以死谏君,夫乍困者气雄而渐沮,久淹者心郁而逾激,势固然也。两篇皆作于怀王时,与骚经皆以彭咸自命。然湘渊之沉,乃在顷襄十数年后,盖为彭咸,非徒以其死,以其谏茸;誓死以谏君,谏而用则可以无死,不用而尚可谏,犹弗死也,至于万不可谏,而后以死为谏,此造思不忘之旨,岂易为俗人道哉?”(《山带阁注楚辞·九章·思美人》)
 清·胡文英:“美人,谓怀王。……《思美人》篇,作于今之江南。”(《屈骚指掌·九章·思美人》)
 近·郭沫若:“《思美人》和《抽思》的情怀是相连的,大约是一个时期的作品。那里面说‘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也明明表示他是在北境。但又说‘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好像又在南边。但我们要注意那个‘将’字,他是说到明年开春的时候想到南方去。故尔那篇末的‘独茕茕而南行’也和《抽思》的‘枉(狂)顾南行,聊以娱心’是一样的。”(《历史人物·屈原研究)
 今·姜亮夫:“《思美人》中的美人,确实是指楚怀王。从文中语气看,思念美人的心态不变,‘美人’自然是指怀王。因此这篇文章与《惜诵》、《抽思》都是怀王时的作品。……这篇文章的主要倾向不是消沉想死,而是奋发向上的,这更加说明了是作在怀王时期。(《楚辞今绎讲录·九章新论》)
 今·马茂元:“本篇是顷襄王初期屈原被放逐到江南时途中的作品。篇中所纪途程及追述的往事,均一一可证。以篇首‘思美人’三字名篇,‘美人’系指顷襄。当时屈原思国之情,还没有到灰心绝望的境地。他热烈地希望顷襄王能够翻然改悟,发愤图强,报仇雪耻。”(《楚辞选·九章·思美人》)
 
 【总案】 本篇也是屈原被怀王放逐,谪居汉北时所作,可以看作《抽思》的续篇。蒋骥说“此篇大旨承《抽思》之说”,郭沫若也认为两篇的“情怀是相连的,大约是一个时候的作品”。篇中写到“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嶓冢,山名,在今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是汉水的发源地,可见诗人是在汉北写作的。篇中又写到“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又好像是在南边,但郭氏提醒我们注意那个“将”字,“遵江夏以娱忧”,只是屈原在汉北时的一种想望。篇中抒写“独茕茕而南行”和《抽思》中的“狂顾南行,聊以娱心”,也是出于诗人同样的心情,并不足以说明作品写于江南。此时诗人的心情,还是充满了希望的,同被放江南以后的情况相较,那是大不相同的。诗歌取首句“思美人”三字作篇名,表示对国君的思念,也与《抽思》同旨。然《抽思》始欲陈词美人,终曰斯言谁告,此篇始言舒情莫达,终欲以死谏君。为什么前篇之气先盛后衰,而后篇之情先沉后剧呢?正好说明前篇写在乍困汉北之时,后篇写于久淹汉北之际,蒋骥说:“夫乍困者气雄而渐沮,久淹者心郁而逾激,势固然也。”这一分析,合情合理,颇得诗人之心。所谓“思美人”者,“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也,屈子“存君兴国”之情志,又何其深挚、诚笃啊!屈原善用象征手法,他在作品中创造了一整套象征意象体系。“灵脩美人,以媲于君”,本篇是说诗人谪居汉北,思见君而不得;乃以“媒绝路阻”,莫能自达于美人等一系列象征描写,表明自己对君国的忠贞和思念之情。作品首段申说媒绝路阻,中情莫达。《抽思》已经写到“结微情以陈辞兮,矫以遗夫美人”,可是在路远处幽的情况下,又有谁遗之而谁告之呢?于是篇末又发出“忧心不遂,斯言谁告”的感慨。本篇开头就说,“思美人兮”,挥泪凝望,媒绝路阻,意不能通。绵绵情意,反复申述,如击钟磐。二段接着上文说,已之处境虽窘,而节不可变。明知正道难以通行,还是不能不走正道,尽管车翻马倒,心头的光明路,还是不会从记忆中抹掉,表现了“宁守道以俟时”的基本思想。三段承上“聊假日以须时”,展开抒描,写的都是想象中的情景。诗人向往,待到开春时节,新年伊始,春日冉冉升起,我将荡开胸怀,欢欢喜喜,遵江夏而望郢,一洗心头的愁绪。接着写到居蔽闻章,虽终不遇时,又何憾乎?这就是《离骚》所述:“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末段,在理想与现实严重对立的情况下,诗人在坚持理想的同时,申述了他对待现实的态度。正如姜亮夫指出的那样:作品的主要倾向不是消沉想死,而是奋发向上的。
思美人

思美人

辞赋名篇,《九章》第六篇。战国楚屈原作。《楚辞章句》见载。写作背景,见《九章》条下。王夫之《楚辞通释》以为本篇作于顷襄王时期,那时,屈原被放逐于江南,所以,途程的记述及往事的追忆,时而展现在篇中。“美人”喻怀王,诗篇从头到尾贯穿着坚持修洁与降身辱志这两种不同思想之间的矛盾,要么降身辱志,去攀援群小;要么坚持修洁,依从前贤。本篇以思楚王始,以思彭咸终,诗人的心从一个“美人”转到另一个“美人”,前贤战胜了楚王,理想压倒了现实,显示了诗人不愿变心从俗的志守与操行。

☚ 思贤赋   思游赋 ☛

思美人sī měi rén

《楚辞·九章》中的第六篇。由篇题及内容看,为思念怀王而作,而非顷襄王时放于江南时所作。清人林云铭根据其同乡先贤黄文焕《楚辞听直》之说,以为本篇同《惜诵》、《抽思》一样作于被放汉北之时。蒋骥注亦云:“此亦怀王时斥居汉北之辞,盖继《抽思》而作者也。美人,即《抽思》所欲陈词之美人,谓君也。”《抽思》作于到汉北不久,因而急于辩白,急于回郢都。此篇因经时稍久,则主要思念怀王,希望通过有关大臣上达于怀王。

思美人

《楚辞·九章》之一。此以首句“思美人”3字名篇。美人,指楚怀王。思美人,即思念怀王。王逸注:“言己忧思念怀王也。”本篇期以忠贞,坚持理想,希望怀王能翻然改悟,发愤图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