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1954年8月23日建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14日改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北邻西藏自治区。州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辖四个县和一个自治县,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居民有傈僳、汉、怒、白、普米、独龙、彝、藏等族,总人口为446700人。地势高峻,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纵贯东西境。澜沧江、怒江、独龙江自北南泻,水流汹涌。水力、森林及矿藏等资源丰富。河谷地区温和多雨,农产有玉米、稻、小麦、荞麦、甘薯、青稞,并多核桃、生漆、油桐及黄莲、贝母等药材。解放前经济文化很落后,耕作制度原始,交通十分闭塞。解放后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改革了原始耕作制度,各县都有公路,并建有农具制造、汽车修理、冶金、制盐、制糖、榨油、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主要城市有新兴的六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卫生及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54年8月23日建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 1957年1月14日改自治州。在云南省西北部,北邻西藏自治区。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西汉属越巂郡,东汉隶永昌郡,唐南诏时属永昌、剑川两节度地,元分属金齿宣抚司及丽江路,明分属丽江、永昌军民府及大理府,清分属丽江、永昌府,民国置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设治局,解放后设县。自治区即在四县地建立, 改州时并入兰坪县。辖四个县和一个自治县(1984年6月)。居民有傈僳、汉、怒、白、普米、独龙、彝、藏等族。地势高峻,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纵贯东西境。澜沧江、怒江、独龙江自北南泻,水流汹涌。水力、森林及矿藏等资源丰富。河谷地区温和多雨,农产有玉米、稻、小麦、荞麦、甘薯、青稞,并多核桃、生漆、油桐及黄连、贝母等药材。解放前经济文化很落后, 耕作制度原始, 交通十分闭塞。解放后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改革了原始耕作制度,各县都有公路,并建有农具制造、汽车修理、冶金、制盐、制糖、榨油、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主要城市有新兴的六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1954年8月23日成立自治区,1957年1月14日改为自治州。州首府驻沪水县大库镇。辖2个自治县,2个县,面积14275km2,居民主要有傈僳、汉、怒、白、普米、独龙、彝、藏等8个民族,总人口46.38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78万,占总人口的92.24%。海拔4000m的碧罗雪山和5000m的高黎贡山,横贯东西境。3条河流构成了3大峡谷。农产品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荞麦、甘薯等10多种。森林覆盖面积为30%。密林里生活着熊猫、孟加拉虎、獭猴、羚羊、野牛、金丝猴、长臂猴等7种稀有动物。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1.1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14亿元;粮食总产量163588t,人均粮食产量353kg;农民人均纯收入922元;地方财政收入9669万元。建成水电站45座,装机容量3.92万kW。各级各类学校1250所。群众文艺事业机构27个。卫星地面转播台31座。医疗卫生机构85个。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东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东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相连,南与保山地区接壤,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毗邻,西与缅甸交界,国境线怒江州段总长449.467公里。
怒江州地处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高山与江河相间,构成切割很深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境内主要山脉有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担当力卡山。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高黎贡山嘎阿嘎盖峰,海拔5128米,最低点为泸水县蛮云江边,海拔238米。境内河流分属怒江、澜沧江和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
怒江州境内植被类型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在42%以上,是云南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有大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名贵树木有秃杉、红椿、花楸、楠木、紫檀木、香樟木、黄杉、树蕨等。名贵中草药和观赏植物有贝母、虫草、当归、木香、厚朴,兰花、杜鹃花、山茶花、丁香花、玉兰花、大百合花等。
怒江有“小动物王国”之称。境内的“三江”峡谷地带,从谷底到峰顶,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兽类主要有:野牛、野驴、羚羊、岩羊、麝、水獭、旱獭、金丝猴、小熊猫、大小灵猫、孟加拉虎、金钱豹、龟纹豹、狗熊、大马熊、野猪、牛羚、鬣羚、长臂猿等124种。鸟类主要有孔雀、绯胸鹦鹉、红腹角雉、白尾梢红雉、血雉、火尾雉、绿眉马鸡、雉鹑等283种。被保护动物兽类达78种,其中重点保护的27种,鸟类有13种。
怒江州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受不同大气环流交替影响和地貌类型复杂以及海拔悬殊等因素,全州具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山苔原等多种气候类型,特点主要为垂直温差大于水平温差,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境内北部较冷、中部温暖、南部较热。北部的贡山、福贡、碧江每年的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为雨季,而南部6月才进入雨季,这时的北部也进入第二个多雨期,雨量南少北多,干湿南北分明。在怒江州主要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彝族、藏族、纳西族和汉族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数的92.3%,傈僳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泸水县、福贡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怒江州自治机关驻泸水县六库镇。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
000197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