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艺匠
指使用简单工具,依靠技艺独立劳动,以出售手工制品或劳务与技艺的收益维持生活者。如从事补锅锯碗、焊壶、剃头修鞋、修锁钥、磨刀剪、变戏法、卖艺者,以及零星做活的瓦匠、石匠、木匠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个体艺匠广泛地存在于城乡中,他们沿街行艺,通过自己的技艺性劳动,为人们提供某种服务或零星手工制品,一般技术落后,经营分散,收入也不稳定,过著贫苦的生活。解放初期,国家为了照顾贫苦个体艺匠的生活,对其免征工商业税。随著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国家组织和引导部分个体艺匠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但受“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过分限制了分散个体艺匠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调整和放宽了政策,个体艺匠又活跃起来,这对于广开就业门路,充分满足城乡人民对各种服务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鼓励个体艺匠发展,我国现阶段对其合法经营的收入实行轻税或免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