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问口,口问心反复揣度思索。也说“心与口,口与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些奇珍异宝折变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缀白裘·杂剧·斩貂》: “不问你前朝兴废,单问你虎牢关上谁弱谁强?〔贴〕貂婵女听此言,心惊胆怕。心与口,口与心,自己忖量。论英雄,我儿夫吕布;呀! 眼前原有刘备,关、张!” 心问口,口问心(惯)指反复思考、盘算。 心问口,口问心形容再三斟酌,犹疑不决。 也作“心喻口,口喻心”。 心问口,口问心 ☚ 人生识字忧患始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 心问口,口问心指反复思量,犹豫不决。《西游记》八二: 却又一条心儿想着,若死住法儿不开口,怕他心狠,顷刻间就害了性命。正是那进退两难心问口,三思忍耐口问心。《儿女英雄传》九: 这张姑娘只管如此~的一番盘算。又一三: ~,打算良久,连那些奇珍异宝折变了,大约也够了。 ◉【心喻口,口喻心】《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小娘子见了,~,道:“好似那僧儿说的寄简帖儿官人。” ◉【以心问口,以口问心】《西湖拾遗》一七: ~,好难决断!果然好似和针吞却线,系人肠肚缚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