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
【生卒】:766—794 【介绍】: 唐散文家。 字元宾,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后迁居苏州(今江苏苏州)。李华之从子。 贞元八年(792),与韩愈、欧阳詹等同登进士,次年中博学宏词料,授太子校书郎。他属文不沿袭前人,时谓与韩愈相上下。 尝自谓其文上不罔古,下不附会,直以创意为辞,辞迄成章。这种主张与韩愈基本一致。 在哲学上,他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对立的统一,主张以孝为本,并扩大孝的应用范围。在道德观上,坚持儒、道合一,认为两者是一致的,“故二(德与道)为儒之臂,四(仁、信、礼、义)为德之指”(《通儒道说》)。他对“古今儒家多弃黄老”的做法提出异议,主张沟通儒家和道家。早卒,年29多。其著作存有《李元宾文集》六卷,为清代秦思复辑录,顾广圻校订,存文49篇,诗4首。另有《外集》2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