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官能症
心脏官能症是心理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并伴有其它一般神经官能症症状。本病在平时约占有心血管症状患者的10%,而在战时则尤易发生。前线人员长期处于艰苦紧张的环境中,常可引起精神负担,难免发生严重与持久的焦虑状态,植物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规律受到干扰,从而引起心悸等症状。自觉症状虽甚显著,但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由于本症在前线士兵中较为常见,乃有所谓“士兵心”之称。
临床表现:心悸: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及知觉阈减低所致,不一定伴有窦性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多位于心尖部,疼痛部位易变,有的仅系几秒钟的刺痛,也可为数小时或数天的隐痛,常伴有局部肋间软组织的过敏压痛点;呼吸困难主要是主观感到空气不足感,常在深吸气后作叹息性呼气。由于过度换气,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减低,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眩晕,偶尔也可导致碱中毒与手足搐搦。体格检查可无异常发现,但常表情焦虑、两手颤抖与手掌多汗。心搏强而有力;胸骨左侧呈抬举性冲动,心尖区可有1~2级收缩期杂音,脉压常增大,少数患者心电图偶可在Ⅰ、Ⅱ、aVF等导联出现ST段轻度降低或T波双相、低平或倒置,可能由于交感神经张力过高所致。
根据有心脏方面明确症状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悸都伴有显著的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而心脏官能症心律与心率可仍正常,虽有时呈窦性心动过速,但熟睡后心率即正常。心前区疼痛应与心绞痛相鉴别。心绞痛多在劳动或运动时发作,部位多在胸骨后,常有左肩、左臂的牵涉痛,发作时间历数分钟,活动停止后疼痛迅即消失。焦虑状态下的呼吸困难多呈叹息式,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罕见,可作肺活量与循环时间测定,二者正常时表明呼吸困难不可能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对伴有明显眩晕病史者,试作连续深呼吸以诱发眩晕,既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且便于说服患者去除对器质性疾患的疑虑。心脏官能症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混淆,但甲状腺功能亢进多有甲状腺肿大、局部血管杂音、突眼和窦性心动过速等。肺结核和风湿病等慢性感染亦应加以鉴别,但心脏官能症症状繁多,无咳嗽咯血、关节肿痛或皮疹等表现,一般不易混淆。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必须力求在初次诊察时通过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作出肯定诊断,以同情和关心的态度对患者充分解释有关症状发生的机理,从而获得其信任,解除对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疑虑,这对治疗本症非常重要。如在初次诊察时不能作出肯定的诊断而需要进行心电图和X线等检查,则宜事先告诉患者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地证实心脏官能症的诊断,力求避免增加患者的疑虑。休息或药物治疗并非必要,劝告患者坚持工作和不用药物,常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酌予镇静剂如利眠宁10mg,每日3次口服;或针刺心俞、神门、内关,弱刺激并留针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