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脏大血管的测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脏大血管的测量

心脏大血管的测量

测量心脏大血管的目的是为了较准确地估计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增大的程度以及作随访比较。心脏大血管测量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主要有各种径线、心胸比率、心表面积和心脏体(容)积等。为了减少心脏大血管阴影的扩大,正位片须用2m焦片距离,侧位片用1.5m焦片距离,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有关数值。


图1 心脏横径、心胸比率,心表面积测量示意图
T1.右心横径 T2.左心横径
B1,B2.心脏宽径 Th.胸廓内径
L.心脏长径


心脏大血管径线和心胸比率

心脏横径(图1):左、右心缘至中线的最大距离分别为右心横径(T1)和左心横径(T2),两者之和(T=T1+T2)为心脏横径。根据北京阜外医院100例(男、女各50例,下同)成年健康人测量结果,右心横径(T1)平均4.21±0.76cm,男4.33±0.82cm,女4.10±0.65cm。左心横径(T2)平均7.54±0.79cm,男7.80±0.81cm,女11.35±0.67cm。心脏横径(T)平均11.75±0.93cm,男12.14±0.83cm,女11.35±0.86cm。
心脏横径的预计值:汪-谢氏根据一组120例正常人的测量,以身高、体重为相关系数,按照下列公式可求得不同个体的正常心脏横径的预计值。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较,可具体算出其增大的程度。预计心脏横径T(mm)=234.3×体重(kg)/身高(cm)+常数36.013。
心胸比率: 心脏横径(T)与胸廓横径(Th)以通过右膈顶的胸廓内径之比。平均0.44±0.03,男0.43±0.04,女0.45±0.03。国内外普遍认为0.5是成人心胸比率正常上限。0.51~0.55为轻度、0.56~0.6为中度、>0.60为重度心脏增大,见图1。
主动脉径线 (图2):
升主动脉宽径(A1):以升主动脉右缘最凸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平均2.58±0.48cm,男2.59±0.50cm,女2.57±0.48cm。
主动脉结宽径(A2):主动脉结最凸点至气管左缘主动脉结最深压迹的距离。平均2.76±0.28cm,男 2.84±0.29cm,女2.67±0.25cm。
主动脉长径(A3):自心脏右缘大血管与右心房交点至主动脉结最凸点连线。平均9.35±1.61cm,男10.04±1.24cm,女8.67±1.85cm。
肺动脉径线(图2):
肺动脉段基线(P): 主动脉结/肺动脉段交点与肺动脉段/左心(房耳部)交点的连线。平均4.88±0.72cm,男5.03±0.83cm,女4.72±0.57cm。
主肺动脉干横径(P2): 自肺动脉段最凸点(或最凹点,如平直者取其中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平均3.86±0.53cm,男3.88±0.58cm,女3.84±0.48cm。
肺动脉段凸出度(P3): 肺动脉段最凸点(或最凹点)至肺动脉段基线垂直距离。肺动脉段平直者其凸出度为0,凸出者为正数,凹陷者为负数。平均-0.11±0.28cm,


图2 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示意图
A1. 升主动脉宽径
A2. 主动脉结宽径
A3. 主动脉长径
P1. 肺动脉段基线
P2. 肺动脉干横径
P3. 肺动脉段凸出度
P4. 右下肺动脉干宽径
RA1. 右心房宽径
RAh. 右心房高
Hh. 心高
RVh. 右心室高
LW. 左心室壁厚度


男-0.20±0.22cm,女-0.05±0.28cm。
右下肺动脉干宽径(P4): 右下肺动脉干上端于上肺静脉交界的下缘的宽径。平均1.21±0.14cm,男1.27±0.12cm,女1.14±0.13cm。
奇静脉径: 气管下端右主支气管开口部外侧壁上缘通常可见一椭圆形阴影,为奇静脉膝部投影。其最宽径平均0.66±0.21cm,男0.67±0.14cm,女0.65±0.22cm(图2)。
右房宽径(RA1): 以右心房/大血管交点作垂线,以右心(房)缘最凸点至此垂线的垂直距离。平均1.24±0.38cm,男1.26±0.36cm,女1.23±0.41cm(图2)。取右心房与大血管交点至右心膈角水平线的垂直距离为右心房高径(RAh),取主动脉弓顶至右心膈角水平线之垂直距离为心高(Hh)。二为右心房-心高比率。平均0.46±0.04,男0.46±0.04,女0.47±0.07(图2)。
右心室高(RVh): 肺动脉基线中点至右心膈角水平线之垂直距离。平均8.82±1.11cm,男9.27±1.02cm,女8.37±1.01cm(图2)。
左心室壁厚度(LW): 左心房耳部(或肺动脉段)与左心室交点至心尖连线,以左心室缘至此线最大垂直距离。平均1.27±0.41cm,男1.40±0.43cm,女1.15±0.34cm(图2)。
心表面积测量 以心脏阴影左右缘下段为外缘,点线为虚设的上下缘即为心脏的表面积(图1),用平面仪可以测出其面积大小。汪-谢氏根据一组120例健康成人的测量研究,求得中国人正常心表面积的数值,并以身高、体重为相关系数按下列公式可以求得不同个体的正常心表面积予计值。
预计心脏面积(cm2)=0.6207×身高(cm)+0.6654×体重(kg)-(常数)42.7646
为临床实用方便,他们用回归方程式的方法,以心脏的长径(L)和宽径(B1+B2)为基础,计算出心表面积的公式,可以代替平面仪的测量。
实际计算心表面积(cm2)=0.702×L(cm)×B(B1+B2cm)+常数2.096
长径(L): 右心缘大血管/右心房交点至心尖的连线。宽径B(B1+B2):左心缘肺动脉段/左心(房耳部)交点至长径(L)的垂直距离为B1及右心膈角至长径(L)的垂直距离为B2,两者之和即为宽径B(图1 )。
实际计算面积与正常预计面积之比较,可具体算出心脏增大程度。相差±10%属误差范围。心表面积较预计面积增大15~35%、36~60%及>60%分别为轻、中及重度增大。本公式只适用于成人。
心脏体(容)积测量 心胸比率及心表面积测量,仅是作为立体器官心脏的某一径线或表面积,其准确性有一定限度。因此心脏体积测量当更为准确,缺点是需要标准的后前立位及左侧位两张照片。心脏体积测量是假设心脏为几何椭球体,利用测量纵径(L)、宽径(B)和深径(D)三径线计算心脏体积。基本公式: VT=K×L×B×D
VT: 心脏总体积,K: 常数 〔决定于椭球体常数及放大率的校正。前者为固定常数,因此K值实际直接与放大率有关,即决定焦点与胶片夹距离及心脏中心与胶片距离(见图3所示S,f),如果采取正位及左侧位片投照分别采用200cm及150cm,可见K值决定于正、侧位相心脏中心与胶片夹距离S·f的不同而异。据此制定了不同个体S·f值的K值共线图,以便于使用。L: 后前位相心右缘大血管/右心房交点至心尖连线。B: 右心膈角与肺动脉段/左心交点的连线。D: 侧位心脏最大水平前后径(见图3)。


图3 心脏体积测量示意图
L.长径 B. 宽径 D. 深径
f.心脏中心-左胸廓(肋骨)外缘距离(正位)
S.心脏中心-前胸壁(胸骨)外缘距离(侧位)


由于身高、体重与个体心脏体积有直接关系,因而采用体表面积图,根据个体不同身高、体重得到其体表面积,进一步计算每平方米心脏体积值——心脏体积指数。公式为:


根据男、女各100例健康成年人心脏总体积和心脏体积指数测量计算研究结果,心脏总体积平均值: 男性669.43±86.24ml,女567.51±110.74ml。男性比女性平均大101.92ml (P<0.001)。心脏体积指数平均值:男390.20±48.22ml/m2,女365.48±50.38ml/m2,男性比女性平均大24.72ml/m2 (P<0.001)。
心脏体积指数正常值上限男性为460ml/m2,女性为430ml/m2。上述测量方法及中国人的数值已应用于临床X线诊断。
上述各种测量方法及数值在临床应用都不应绝对化,必须结合其他因素,特别是病人的体形和胸部情况全面考虑。其他心脏大血管的X线测量可按诊断需要选用,常用的有右下肺动脉宽径、主动脉结宽径、肺动脉段凸出度和右心房-心高比率等。
☚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解剖   心脏容积、肌块和射血指数测量 ☛
000070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