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心包肿瘤
心脏和心包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心脏肿瘤中以转移性多见,约10倍于原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中约3/4为良性肿瘤,而在良性肿瘤中粘液瘤约占半数。
粘液瘤是一种心腔内肿瘤,多发自房间隔,附着于卵圆孔附近。绝大部分位于心房内,其中3/4以上见于左心房。肿瘤多带蒂,较大者可影响房室瓣的功能,产生瓣膜狭窄或狭窄伴关闭不全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和症状可随体位而有所改变。还可有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沉增速等全身反应。此外,肿瘤表面血栓的脱落可引起远处栓塞。少数病例可有粘液瘤钙化。左房粘液瘤的X线表现类似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肺循环高压的征象,但是左房增大并不显著,肺淤血和间隔线可为暂时的,随梗阻程度的轻重而改变。心血管造影可显示左心房内分叶状充盈缺损而明确诊断。左房粘液瘤需与心房内血栓鉴别。左房内血栓多在心耳部,而粘液瘤则多在左房体部,并且后者在心室舒张期可向瓣口甚至心室内脱垂。右房粘液瘤的X线表现与三尖瓣下移或缩窄性心包炎相类似,心血管造影具有诊断意义。此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粘液瘤的诊断很有帮助。
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多为各种肉瘤,如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其生长迅速,主要发生于右心,壁内肿瘤较心腔内息肉样肿瘤多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年。X线表现为心影增大,心形怪异,心影某部异常膨出,局部搏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该部有时可见肿瘤钙化。此外,还可有上腔静脉的扩张或肺静脉高压的征象。心血管造影显示心腔内充盈缺损或心肌壁不规则增厚以及心脏某部的压迫移位和旋转变形等可以协助诊断。
心脏转移性肿瘤其原发灶以肺癌、乳癌、胸腺肿瘤、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等最为常见。多数系经邻近淋巴组织直接蔓延而来,也有血行转移。转移部位以心包为常见,产生血性心包积液,有时心包浸润增厚,形如盔甲,右侧比左侧多见。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心脏转移性肿瘤X线表现无特征性,可见心脏阴影呈局限性膨出或向两侧均匀增大,搏动减弱等心包积液的征象。如发现胸部有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对诊断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