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孔尚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孔尚任1648—1718清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云亭山人、东塘、岸堂,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博学有文名,通音律。初隐居石门山,康熙南巡曲阜,召其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累官户部员外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时与洪昇有“南洪北孔”之称。不久罢官回乡。戏曲作品还有同顾彩合写的传奇《小忽雷》。能诗文,作品还有《阙里新志》、《岸塘文集》、《湖海集》、《会心录》、《节序同风录》等。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早年隐居曲阜县北石门山中,闭户读书。康熙二十四年清圣祖玄烨南巡至曲阜,应召讲经,受到赏识,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不久随孙在丰往淮、扬一带治水三年多,其间游历扬州、南京等地,凭吊民族英雄史可法死难故迹,访问冒辟疆、邓孝威等明代遗老,对南明兴亡深有感受,写成传奇《桃花扇》。康熙三十八年六月, “三易稿而书成”(《桃花扇本末》)。作品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离合悲欢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描写明末弘光朝廷覆亡的悲剧历史,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该剧极为成功,在北京盛演,使一些“故臣遗老” “掩袂独坐”, “唏嘘而散”。次年,以文字肇祸罢官。康熙四十一年回曲阜故乡。与洪昇齐名,称“南洪北孔”。剧作另有与友人顾彩合写的传奇《小忽雷》,今存。又能诗文,有《湖海集》,《石门集》、《长留集》等。解放后曾合辑为《孔尚任诗文集》出版。 ☚ 洪昇 陈明智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父贞璠,明崇祯举人,入清绝意仕进。尚任早年曾入县北石门山读书,已留意乐律。清康熙二十年(1681),纳资捐为监生,应衍圣公孔毓圻之请,纂修《孔子世家谱》及《阙里志》,训练礼生、乐舞生,监造礼乐祭器。二十三年,清帝玄烨南巡,至曲阜祭孔。尚任以御前讲经称旨,被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于次年进京。二十五年,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扬州疏治海口,前后四年,数与冒襄、黄云、邓汉仪、张潮、宗元鼎、龚贤、杜濬等名士游宴。返京后仍任原官,诗人王士禛为其寓斋题名“岸堂”。交游中之曲家有顾彩、宗室岳端、龙燮等。曾因购得唐制胡琴小忽雷,与顾彩合作传奇《小忽雷》、杂剧《大忽雷》(残存二折)。三十四年,迁户部主事,在宝泉局监铸钱币。三十六年,清廷以平定噶尔丹叛乱,封赏百官,尚任被授为承德郎。三十八年六月,《桃花扇》传奇最后写定,一时王公士夫纷纷借抄。翌年晋升为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不久离职。罢官原因不详,一说因尚任多与明遗民交往,且《桃花扇》抒发兴亡之感,引起康熙帝不满。尚任离职后仍滞留北京,至四十二年,始归曲阜。其后曾于四十六年去平阳(今山西临汾),助修《平阳府志》;五十一年客莱州(今山东掖县),助修《莱州府志》。此外,还曾到淮南访刘廷玑,并重游扬州。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卒于家。尚任工诗文,博学多闻,著作除已提及之剧作、地方志外,尚有《湖海集》、《岸堂集》、《长留集》(与刘廷玑合著)、《石门集》(已佚)等,以及《律吕管见》(已佚)、《享金簿》(著录金石书画文玩)等。今人汪蔚林编有《孔尚任诗文集》。生平事迹散见方志本传,今人袁世硕著有《孔尚任年谱》。 ☚ 邹山 顾彩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南巡,被召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以传奇《桃花扇》负盛名,与《长生殿》作者洪昇有“南洪北孔”之称。另有诗文集《湖海集》等。尚任不以词名。佚名编《六十名家词》本辑其《绰约词》一卷,仅七首,有康熙间缮写本。今人排印之《湖海集》亦录词数首。 ☚ 尤珍 杨琇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自称雲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世孙。弱冠为诸生,有才名,却久困于场屋。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捐赀为监生。康熙二十三年,帝南巡,过曲阜,尚任以御前讲经符旨,擢为国子博士,一度从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安、扬州治淮,曾经仪征至南京。康熙二十九年,返京。在京期间,创作了传奇《小忽雷》、《桃花扇》。康熙三十九年,官至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不久即罢官。晚年在游历与乡居中度过。尚任现存诗作大部分写于来往于淮扬一带及在京为官期间。前者多是与“江左遗贤”往来唱酬之作,往往通过怀念明末佚事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如《白霎庵访张瑶星道士》、《虎踞关访龚野遗草堂》、《又至海陵寓许漱雪间壁见招小饮,同邓孝威、黄山裳、戴景韩话旧分韵》等。此期还有一些反映治淮工程与仕途官场情伪利弊作品,如《维扬舟中即事》、《渡黄河》、《淮上有感》、《驿亭乞》等。后者则多写作闲官的苦闷以及京师之风土人情与文化界情况,如《早春过琉璃厂》、《除夕口号》八首、《辛未除夕》等。其《燕台杂兴》四十首、《燕台杂兴》三十首与诗中小注全面记录了北京当时各界名流轶事,如写诗坛领袖王士禛:“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比海门深。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寺里寻。”注云:“王阮亭司农龙门高峻,寒士不易登造,每过慈仁廊下购书,乃得一望颜色。”其他如曾画《南巡图》的王翚、歌者陆九、妙擅琵琶的黄卫、数学家梅文鼎、燕市侠客庞去奢、怀抱“赤子心”的学者李塨,一时奇士皆入篇章,从中可见康熙(1662—1722)中叶京师文化之繁荣。其诗清丽流畅,细腻工致,古体善于铺叙,近体富于情致。尚任晓音律,早年著有《律吕管见》,又辑有《鲁谚》,还著有《节序同风录》、《会心录》等。其诗文收入《孔尚任诗文集》凡八卷,其中诗五卷。《国朝耆献类徵》卷一二四有传。今人袁世硕撰有《孔尚任年谱》。 ☚ 顾汧 博尔都 ☛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岸堂主人、东塘居士。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县)人。清代戏曲作家。与浙江钱塘戏曲作家洪昇(作《长生殿》)合称“南洪北孔”。孔子六十四代孙。早年隐居石门山,康熙二十四年被召讲经,授国子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完成剧本《桃花扇》的创作,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尚任却因此而罢官。另外著有诗文集《湖海集》十三卷、《岸堂文集》、《长留集》等。 孔尚任 清代戏剧家。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康熙年间,曾任国子监博士,后奉差疏浚黄河海口,回京迁户部员外郎。与洪昇齐名,称“南洪北孔”。有戏曲剧本《桃花扇》, 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等多种。 孔尚任【同义】总目录 孔尚任云亭山人 孔尚任清初戏曲作家。山东曲阜县人,孔子第64世孙,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35岁前,隐居曲阜石门山,闭门读书。1684年康熙南巡至曲阜祭孔,被族人推举主持祭典,得到康熙赏识,被召到北京任国子监博士。曾参加治淮,来往于江淮之间,通过游览金陵、扬州等地南明时的遗迹,结交明朝遗老,对南明弘光王朝的覆亡有了更多的切身感受,丰富了《桃花扇》的创作素材。1699年被升任户部员外郎,不久,被免职罢官,重度隐居生活,直到去世。戏剧作品除《桃花扇》外,还有与人合撰的《小忽雷》传奇、《出山异数记》、《享金录》、诗文《湖海集》等。 孔尚任 203 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堂,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孔子64代孙。孔尚任青年时期用心举业,20岁考取秀才,结庐城北石门山中隐居读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圣祖南巡,返经曲阜祭孔,孔尚任被荐讲经,受圣祖赏识,次年入京为国子监博士。康熙二十五年(1686),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往扬州,参加疏浚黄河海口工程,认识到吏治的腐败,民生的疾苦。并结交冒辟疆、邓孝威、杜濬、僧石涛等,访问遗老,登临遗迹。二十八年(1689)岁暮返京,兴趣转移为读书写作,搜求古物,购得唐乐器小忽雷。三十四年(1695)迁户部主事,任宝泉局监铸。三十八年(1699)六月,《桃花扇》传奇三易其稿后问世。次年,因文字祸罢官。四十一年(1702)冬离京归故里。之后5次出游,景况颇为萧条。所作传奇除《桃花扇》外,尚有与友人顾彩合撰的《小忽雷》。《小忽雷》是根据唐段安乐《乐府杂录》所载改编,写善弹小忽雷的宫女郑盈盈因忤旨处死,为权德舆的旧吏梁本厚所救,后结为夫妇的故事。虽在痛斥权奸、揭露群小上有一定意义,但艺术水平不够高。 ☚ 朱素臣 洪升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Kong Shangren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为孔子64代孙。少时曾中秀才,后长期隐居在曲阜石门山中,从事礼、乐、兵、农的研究,同时酝酿《桃花扇》的创作。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因御前讲《论语》受到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孔尚任进京,正式走上仕途。此后曾到淮扬一带参加了三年治水,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了一些认识,同时游览了扬州、南京的南明遗迹,结识了一些明代遗老,丰富了创作《桃花扇》的素材。康熙三十九年(1700)孔尚任升为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同年罢官。康熙四十一年(1702)离京返曲阜石门山,在家乡渡过了十几年闲散而又愤懑的生活。他与洪升齐名,时有“南洪北孔”之称。 ☚ 洪昇 杨潮观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少时曾中秀才,后长期隐居在曲阜石门山中,从事礼、乐、兵、农的研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南巡到曲阜祭孔,孔尚任应诏御前讲《论语》,受到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后曾到淮扬一带参加了三年治水,对他了解社会有一定作用。同时,他游览了扬州、南京的南明遗迹,结识了一些明代遗老,丰富了创作《桃花扇》的素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孔尚任升为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同年罢官。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离京返曲阜石门山,在家乡渡过了十几年闲散的生活。《桃花扇》是孔尚任主要的戏曲创作,完成于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 六月,经过十年时间,三易其稿。这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全剧四十出,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主线,对当时的政治斗争与社会风貌作了深刻的反映与揭露。此外,孔尚任与顾彩合写过传奇《小忽雷》,描写朝臣与宦官的斗争。另有诗文集 《湖海诗集》、《岸堂文集》、《石门山集》、《长留集》、《享金簿》、《人瑞录》 等。 ☚ 万树 方成培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署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代初年著名戏曲家。孔尚任身为圣裔,为孔子六十四代孙。自幼好学,留意礼、乐、兵、农诸学。曾进为诸生,后捐纳为国子监生。青年时期隐居于曲阜石门山读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参与迎驾并在御前讲经,受到赏识,因而破格升用为国子监博士,后升为户部主事和员外郎,康熙三十九年因事罢官。后两年离京回乡。晚年还四处奔波,寻求官职,但一直未被起用。孔尚任今存诗1500余首,散文数十篇。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戏曲创作上。康熙三十四年与顾采合作完成《小忽雷》传奇,描写唐代梁厚本和郑盈盈的爱情故事。康熙三十八年,酝酿多年、三易其稿的传奇《桃花扇》完成,立即引起轰动,奠定了与《长生殿》齐名的“南洪北孔”的地位。其诗文见近人汪蔚林编辑的《孔尚任诗文集》。 ☚ 方苞 厉鹗 ☛ 孔尚任见“艺术”中的“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清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康熙南巡至曲阜时,应召讲经,被破格录用。任国子监博士、户部员外郎等职。经10余年,写成传奇《桃花扇》。当时与《长生殿》作者洪昇有“南洪北孔”之称。《桃花扇》已被全译或节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其他尚有与顾彩合写的传奇《小忽雷》。诗文集有《湖海诗集》等。参见“文学”中的“孔尚任”。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堂、岸堂,又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为孔子64代孙。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研究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1685年孔尚任进京作官,随工部侍郎去淮阳疏浚黄河海口,亲自体验了河政的险峻反复、官吏的腐败。作诗630余首,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孔尚任完成了他的传奇戏曲名著《桃花扇》,哄动一时,他与洪昇一起成了清代最享盛名的戏曲作家。 ☚ 洪昇 蒲松龄 ☛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家。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少时曾应科举,中秀才,后捐资为国子监生。康熙南巡至曲阜祭孔,被召讲经,特授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主事,员外郎,后罢归。擅戏曲,与洪昇并称“南洪北孔”。有传奇《桃花扇》、《小忽雷》 (与人合作),以及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岸堂文集》等。《桃花扇》与洪昇《长生殿》并称“清代两大传奇”。与顾彩合撰的《小忽雷》取材于《乐府杂录》所载故事,描写善弹乐器小忽雷的郑中丞与梁厚本的悲欢离合,并穿插文士与宦官的斗争,借以反映唐文宗时的政局,构思立意颇似《桃花扇》,然艺术成就不如远甚。所作诗文虽成就逊于传奇,但亦有吊古伤今,感慨兴亡之作。 ☚ 洪昇 纳兰性德 ☛ 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云亭山人。兖州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1662年~1722年)时被召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其传奇剧本 《桃花扇》 历经10年创作,成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以侯方域《李妃传》 中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故事为主线,再现南明兴亡始末。以儿女之情衬托国破家亡之痛。此剧与《长生殿》齐名,世称两作者为 “南洪北孔”。戏曲作品还有与顾彩合写的 《小忽雷》。有诗文集 《湖海集》 、《岸堂稿》 、《长留集》 等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清初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自号云亭山人,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初曾隐居石门山苦读。博学多才,熟习礼乐,博采遗闻。35岁时(1682年)应衍圣公孔毓圻之请,出山为其夫人治丧,后为孔府修《家谱》及《阙里志》,并训练礼生、乐舞生,监造礼乐祭器。1684年冬,康熙到曲阜祭孔,他应召讲经,颇受赏识,被破例授为国子监博士。1686年至1689年,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一带治河,结识了明朝遗民冒辟疆、邓孝威、杜于皇等人,在扬州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游秦淮河、过明故宫、拜明孝陵,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亡经过有深切感受。回京后,任户部主事、承德郎、广东司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有*《小忽雷》传奇(与顾采合作)问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桃花扇》传奇脱稿。该剧以名士侯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生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剧本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并三易其稿。写成后,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清宫内廷与著名昆曲班社金斗班竞相演唱,轰动京城。在当时剧坛上,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齐名,有“南洪北孔”之誉。但《桃花扇》问世不久,他便被罢官。晚年清居乡里。他一生著述甚多,诗文有《石门山集》、《出山异数记》、《湖海集》、《长留集》、《岸堂文集》等。 孔尚任 ☚ 孔传志 孔宪培 ☛ 孔尚任1648~1718Kong Shangrendramatist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Collected Poems and Proses of Kong Shangren,Peach Blossom Fan,etc. 孔尚任1648—1718清杰出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博学有文名,通音律,与洪升齐名,世称“南洪北孔”。初授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后往淮、扬疏浚河道,对民间疾苦颇多感受。所作传奇《桃花扇》通过侯方域、李香君故事, “借离恨之愁,写兴亡之感”,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写成,历时十余载。不久即罢官回乡。戏曲作品还有《小忽雷》;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及其它著述多种。 孔尚任1648—1718清朝剧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 自称云亭山人,孔子后裔。山东曲阜人。所著《桃花扇》,以浓郁的哀伤词曲描写了文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暴露了明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和内部的矛盾斗争。另有《岸堂稿》、《湖海集》等。(参考图616) 孔尚任(清) 山東曲阜人。字聘之,號季重,亦號岸舫,别署岸堂主人、東塘、雲亭山人。康熙年間(1662——1722)授國子監博士,拜户部員外郎。博學負文名,精通音律,妙善書法,篤嗜金石,收藏累累。其藏器多編人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撰有《享金薄》、《闕里新志》、《東塘文集》、《湖海詩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