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率和心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率和心律

心率和心律

心率是指心脏搏动的速率,健康成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但因年龄、性别等条件的不同而稍有差异。初生婴儿心率每分钟可达140次,三岁以下的幼儿心率每分钟常在100次以上。女性的心率常较同年男性的心率稍快。心律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正常情况下,心律整齐。由于某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影响,心律可发生变化,因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根据心率与心律的快慢及整齐与否,可将其分为数类。
(1) 心率正常。
❶心律整齐者: 绝大多数为正常窦性心律。少数可为窦性心律伴有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或为房性心动过速伴有2:1或3:1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扑动有4:1房室比例者,仅据听诊难以确定,需进一步作心电图检查。
❷心律不齐者: 如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深呼吸时心律不齐更为明显,为窦性心律不齐,大多属于生理现象,常见于青少年。如听诊时在原来整齐的心律中突然提前出现一个心脏搏动,继之有一较长的间歇,且第一心音明显增强,第二心音大多减弱者,称为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期外收缩)。在一段时间内若每个正常心脏搏动后,均有一个过早搏动,则形成二联律;若两个正常心脏搏动后,均有一个过早搏动,或每一个正常心脏搏动后,均有两个过早搏动,则为三联律。过早搏动可偶然发生(偶发性)或频繁出现(频发性,每分钟5次以上)。正常人情绪激动、疲劳过度、酗酒、饮浓茶过多或吸烟过量时均可引起过早搏动,各种心脏病及心力衰竭,洋地黄、奎尼丁、锑剂等药物的毒性作用,以及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等也可引起。过早搏动还可见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妊娠等。
(2) 心率过速。
❶心律整齐者:如心率每分钟在100~150次之间,快而齐,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可出现于正常人在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或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感染、休克、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心力衰竭和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素等药品后。如心率每分钟在160~220次,常为阵发性心动过速;若第一心音强度一致,且压迫颈动脉窦可使心率突然恢复正常者,则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青年,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多或疲劳过度均可诱发,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患者;若第一心音强度不一致,心律稍有轻度不齐,且颈动脉窦加压时心率不变者,则为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发生于较重的心脏病人,如冠心病。洋地黄、奎尼丁及锑剂中毒亦可引起此类心律失常。心导管检查及心脏手术也易引起短暂的发作。
❷心律不齐者: 如听诊时心率快慢不等,且快慢之间无一定的规律性,心律绝对不规整;同时,心音强弱不一致,每次心脏搏动的第一、二心音都不一致,强弱不等,变化无规律;且心率快于脉率,出现脱落脉(短绌脉),称为心房颤动。由于心房发生快速而细小的颤动,而心室只能接受来自心房的一部分冲动,故心率(心室率)快慢不等,心音强弱不一;加以心室充盈度不一,有时充盈减少,排血量较少,不足以引起周围血管搏动,导致脉搏脱落,心率快于脉率。心房颤动绝大多数发生于各种心脏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最常见,其次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偶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心率过速心律不齐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少数为窦性心动过速并发频繁的过早搏动,或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不规则的房室传导阻滞。
(3)心率过缓。
❶心律整齐者:如心率每分钟在45~60次之间,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和久经锻炼的运动员;病理性的多见于颅内高压、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等过量或中毒。如心率每分钟<40次,第一心音强弱不一,当心室紧接心房收缩之后收缩时,第一心音增强而出现“大炮音”者,应疑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作心电图描记确诊。
❷心律不齐者: 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窦性心律不齐,或合并房性或室性早搏、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临床上大多数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心脏听诊并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即能作出诊断或知其大概,但其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需要作心电图检查进一步分析与确诊,特别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与束支传导阻滞等,则必须依靠心电图方能明确诊断。

☚ 心脏杂音   腹部划区 ☛
000151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