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心室肥大及劳损心电图和心向量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心室肥大及劳损心电图和心向量图 心室肥大及劳损心电图和心向量图心室肥大及劳损的心电图、心向量图特征如下。
心向量图: 左心室肥大时除极顺序不发生明显变化,仅有“量”的改变,表现为向左后方的除极面及综合向量增大。由于左心室壁的增厚及左束支或分支被牵拉受损,使除极时间延长。复极顺序与正常相反,引起继发性ST-T向量变化,如同时伴有心肌缺血,使心室复极差力变化,则可引起原发性ST-T向量变化。心向量图特征是空间QRS环体积增大、初始向量在左或右前上方,最大向量向左后上或下,振幅明显增加,超过正常最高值,终末向量多由左后下方返回。QRS环总时间轻度延长。S-T向量随T环的移位而逐渐移向右前上方。轻度肥大时,T环的方位,运行方向均与QRS环一致。明显肥大时,T环变小,逐渐移到右前上方。上横面QRS环,S-T向量,T环变化,由于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左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过重时,QRS环呈逆钟向运行,最大向量及QRS-T夹角增大,但初始向量减小,向左后方向量增加,S-T向量及T环方位与QRS环相反。当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时,QRS环多为“8”字形,少数顺钟向运行,最大向量明显增加。但S-T向量及T环方位则多与QRS环一致。 右心室肥大 右心室壁厚度仅有左心室壁的1/3,故轻度右心室肥大时,左心室壁的除极电势仍然占优势,综合心电向量的改变就不明显,只有当右心室壁的厚度达到相当程度时,才会较显著地影响除极的心电综合向量向右前方增大,从而使心电图与心向量图产生特征性的改变,以上横面及胸导联最明显。 心电图表现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❶当心向量图上横面QRS环呈顺钟向运行,初始向量偏向左前方,主体及终末向量偏向右前方,而T环和S-T向量指向左后方时,心电图上右胸导联(V1、2)的QRS波群呈qR、R型,T波倒置,左胸导联(V5、6)则呈rS型;少数情况下,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初始向量向右前、主体向量显著向左前、终末向量指向右后方,这时V1、2呈Rs型,V5、6呈qRS型(图2A,图3)。此型多见于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如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及严重二尖瓣狭窄等引起的显著右心室肥大。 ❷当上横面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初始向量的方向和幅度正常,主体部移向右后方,这时V1~V6QRS波群均呈rS型,额面QRS环移向右上方,所以标准导联出现S1 S2 S3型(图2B)。此种类型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中度右心室肥厚时(参见“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条)。 ❸当上横面QRS环初始向量近乎正常,作逆钟向运行,而代表左心室电势的向量随即稍转向后方,然后朝前朝右顺钟向扭转,整个主体部居于横轴(X轴)之前,并且终末向量在离心肢的右前方时,V1、2的QRS波群呈rSR′或RsR′型,V5、6为qRS型(图2C),多见于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时,如房间隔缺损等。上述三种类型可随肥大程度而变动。
图3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 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除上述QRS波群形态的改变外还有: ❶Rv1>1.0mV或R′>1.5mV,Rv1+Sv5>1.2mV,Sv5>0.7mV,V1R/S>1及V5 R/S<1; ❷RaVR>0.5mV,R/Q>1; ❸额面QRS电轴显著右偏≥+110°; ❹VATV1>0.03s; ❺QRS时限<0.12s; ❻V1的ST段压低超过0.05mV及T波倒置,以及 ❼右心房肥大。上述指标中一般以V1R/S>1及V5R/S<1;V1或V3R呈qR、R、Rs或V1~V5呈rS型、RV1>1.0mV;电轴≥+110°及V1的ST-T改变等的诊断意义较大。其他如aVR的R/Q>1; RaVR>0.5mV;VATV1及QRS时限轻度延长及右心房肥大等;可做为辅助诊断条件。一般来说,阳性指标愈多,超过正常值范围愈大,则诊断的可靠性越高。虽然心电图对诊断明显的右心室肥大准确性较高,但早期发现,还有一定困难。另外,尚需注意与A型预激综合征、右束支传导阻滞、左中隔分支传导阻滞、后壁心肌梗塞及肺气肿等鉴别。 双侧心室肥大 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❶大致正常心电图,这是由于左右两侧心室除极向量电压同时增高,互相抵消所致; ❷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只表现出占优势的一侧心室肥大,而另一侧心室肥大的图形被掩盖; ❸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少数病人可同时显示明确的左、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或具有明确的一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同时又存在对侧心室肥大的某些征象。
☚ 心房肥大心电图和心向量图 交替电波心电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