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白要领
念白著述。俞振飞撰。附载1982年版《振飞曲谱》内。念白无谱无伴奏,较唱难度更大。俞氏概括了两个要领,即音乐性、语气化。其论“音乐性”,分五点:一、调值变化,念与唱不同,韵白的调值上声高,阴平次高,阳平中,入声低,去声次低,在相连两字中调值又有变音念法。二、节奏处理,分析有平仄格律的定场诗、词和四六句的念法。三、念白的语音,基本保持传统的北遵《中原》、南宗《洪武》的中州韵,但在新编剧中既不能保守,也不能冒进。四、念白的调门,昆曲小锣的调门是F调mi音,即为标准的念白调门,唱曲笛色可变,念白调门不变。五、念白与锣段,锣段(即锣经)能烘托气氛,强调节奏,对念白的音乐性给予辅助和夸张。其论“语气化”,分四点:一、接口的冷热处理,用热接和冷接目的都是突出矛盾和人物心理。二、虚字的带过,虚字表达语气,该重读者外,一般作轻音带过。三、感叹词的强调,所谓强调,指强调其感情与神态,非指重念,该轻念者也能强调微妙的心理活动。四、念白中的用气,不论唱曲和念白,都须用底气托住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