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检查
在康复医学中,心功能检查的目的不仅旨在评定心脏疾病的病情和预后,而且要通过评定心脏功能的储备潜力和适应能力,为制定全面康复计划(尤其是运动处方)和评定康复疗效,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常用的康复训练用的心功能指标和运动试验方法如下:
用于康复诊断和功能评定有多种心功能检查方法,但最常用的是测定训练前后的心率(一般可采用测定脉搏数),参照Anderson标准。即凡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者,应考虑暂停康复训练:
❶休息时(即训练前)心率超过100次/分。
❷训练中出现明显头晕、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
❸训练中心率超过135~140次/分,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电图见明显心肌缺血征象者。
❹训练后,休息两分钟后的心率仍不降到训练前的心率数加10次/分以下者。
康复训练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❶四肢抗阻力训练时,应在上、下肢训练后,分别测心率数。
❷步行训练时,应对比步行前和步行后休息两分钟的心率数。
❸进行两侧肢体或躯干训练时,应对比休息10分钟和其后2分钟的心率数。
❹心房纤颤患者训练时,应对比训练半分钟后心尖搏动次数。
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又称心电图负荷试验,是将某种形式和数量的运动加于人体,并对心血管、呼吸、心电图、代谢和生化反应等变化,加以测验和记录。它是一项重要的、常用的心功能检查,不但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也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功能检查。
康复医学上常用的运动试验,有二级梯运动试验、踏车运动试验和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搭桥手术出院前的心脏功能容量测定(出院前运动试验) ,随诊和复原维持期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中年人健康程序的运动处方,也要依赖于运动试验的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搭桥手术后病情尚未稳定,或或有心脏并发症者,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
运动方法 几种试验方法如下
二级梯试验 运动量偏低,一般认为单倍量试验只相当于踏车试验75w功量,5个代谢当量(METs),双倍量试验相当于100w功量,6METs。用于心脏康复时不必拘泥于常登梯次数,可以较少次数,如1/4开始,逐步增加登梯次数,一般一日两次,即以试验本身代替康复运动的方法。
踏车(功率自行车)试验 适合于康复功能测定使用。功能单位1/(KPM/min)=6.12(w) 1w=0.163KPM/min。在急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搭桥手术出院前运动试验,可先从25w开始,每一阶段3分钟,保持踏车速度60转/分,如无中止运动指征,再增加25W进行下一级3分钟的踏车,2周前后早期出院患者应以50w,4METs为限(低水平运动试验)。3~4周出院者,也以不超过100w,6METs为妥。
体重和踏车试验耗氧量表(表1)
平板(跑台)试验 在心血管试验室一般应用Bruce方案,但原法开始时速度为2.74km/h,坡度10%,老年或心血管病患者检查时不易适应,而开始时速度慢,坡度小的改进的Bruce方案,是在原案上增加了持续时间各2分钟的3个分级,对于老年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颇为适用。(表2)
表1 体重和踏车试验耗氧量
瓦特(W) 公斤米(KPM) 耗氧总量升 热量卡/分 | 25 150 0.6 3.0 | 50 300 0.9 4.5 | 75 450 1.2 6.0 | 100 600 1.5 7.5 | 125 750 1.8 9.0 | 150 900 2.1 10.5 | 175 1050 2.4 12.0 | 200 1200 2.7 14.0 | 250 1500 3.3 17.0 |
体重公斤 耗氧量(ml/kg/min) |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 15.0 12.0 10.0 8.5 7.5 6.7 6.0 5.5 | 22.5 18.0 15.0 13.0 11.0 10.0 9.0 8.0 | 30.0 24.0 20.0 17.0 15.0 13.3 12.0 11.0 | 37.5 30.0 25.0 21.5 19.0 16.7 15.0 13.5 | 45.0 36.0 30.0 25.5 22.5 20.0 18.0 16.5 | 52.5 42.0 35.0 30.5 26.0 23.3 21.0 19.0 | 60.0 48.0 40.0 34.5 30.0 26.7 24.0 22.0 | 67.5 54.0 45.0 38.5 34.0 30.0 27.0 24.5 | 82.5 66.0 55.0 47.0 41.0 36.7 33.0 30.5 |
注 上表耗氧量/3.5即得出代谢当量(METs)数表2 改量Bruce运动试验方案
分级 | 时间 min | 能 量 需 要 | 速度 km/ h | 坡度 % |
摄氧量 ml(kg·min) | 代谢当量METs |
A | 2 | 3.5 | 1.5 | 2.4 | 0 |
B | 2 | 7.0 | 2.1 | 2.4 | 3 |
C | 2 | 11.2 | 3.2 | 2.74 | 6 |
Ⅰ | 3 | 17.5 | 4.9 | 2.74 | 10 |
Ⅱ | 3 | 24.5 | 7.0 | 4.02 | 12 |
Ⅲ | 3 | 35.0 | 10.1 | 5.5 | 14 |
Ⅳ | 3 | 46.5 | 13.1 | 6.76 | 16 |
Ⅴ | 3 | 56.5 | 16.1 | 8.05 | 18 |
应用踏车试验,平板试验等分级运动试验于制定成人健身程序的运动处方时,一般采取次极限量分级试验,终点要求达到按年龄预期最高心率的85%,预期最高心率一般可以220-年龄数=该年龄的预期最高心率次/分而求得。
统计17万次运动试验(分级试验占73%)中有16例在试验后一周内死亡。早期死亡率为万分之一。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心肌梗塞或室颤。死因分析结果表明,与试验方法、负荷量或功量强度均无关,而与病例选择是否适当有关。
为确保试验安全,必须做到:
❶检查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中止试验的各项规定。
❷检查过程中,要严密监护,注视任何潜在危险的发生,备足必要的抢救药械,并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在场。
❸检查结束后,要留观10~15分钟,待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自觉症状等基本恢复正常时,才能让患者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