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徽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徽商 徽商俗称“徽帮”。宋、元、明、清时期安徽省徽州府籍的商人。中国前资本主义商人的典型代表。形成于宋代。明中叶后, 和晋商成为全国南北对峙的两大商业势力。谢肇制《五杂俎》: “富室之称雄者, 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即指徽州。徽州所属各县中, 尤以歙、休宁两县为最著, 故亦有“歙商”、“休宁商”之称。明清时期, 徽商活动遍布全国, 远至朝鲜、日本、暹罗、南洋诸国。经营业务主要有盐、米、丝、茶、纸、墨、布帛、木材、药材、陶瓷、典当和对外贸易, 以盐商和典当商势力最强,拥资百万以上。徽商经营两淮盐业专卖,控制全国盐业运销,影响甚大。在各地还设有会馆, 结成地域性商帮,并出放高利贷, 购置田地、建祠堂、修坟墓、撰家谱、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从明中叶起, 开始合本经营, 并使用奴仆和自由身份的雇佣劳动者代主经商。清末渐趋衰落。 ☚ 纲商 社商 ☛ 徽商 徽商俗称“徽帮”。旧安徽省徽州府籍商人。宋代逐渐形成。明末时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有“无徽不成镇”之说。经营业务主要有盐、米、丝、茶、纸、墨、竹、木、漆、磁器典当和对外贸易,以盐商、文具商和典当为最著。兴盛时,徽州民户中经商者占70%以上。如明万历 (1573—1620) 年间,徽州人在河南省开当铺213家。清道光 (1821—1850) 年间,徽商渐趋衰落。 ☚ 水客 牙行 ☛ 徽商又称徽帮。其队伍之大,活动范围之广,资本之雄厚,皆与同时代山西商人比肩。他们以明中叶到清乾隆时最为活跃,足迹遍全国,沿江流域有“无徽不成镇”之谚;经营行业,不仅限于鹾业,但以盐商为主干;晚明有资本达百万两者,清乾隆时有千万两以上者。明清的徽商在流通商品。繁荣城市经济,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