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御史台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諸獄 > 御史臺獄 御史臺獄 yùshǐtáiyù 中央監獄名。拘禁犯罪官吏。御史臺爲官署,職司彈劾。西漢稱御史府,東漢初始改稱御史臺,亦名蘭臺寺。梁、後魏、北齊或謂南臺,後周又稱司憲。隋至宋元皆稱御史臺,唐一度改稱憲臺或肅政臺,旋復舊稱。明洪武十五年改稱都察院,清沿襲,御史臺之名遂廢。其獄多隨官署之稱而定名。《舊唐書·崔隱甫傳》:“别置臺獄,有所鞫訊,輒繫之。”《宋史·刑法志二》:“王時雍等賣國之罪……周懿文、胡思文,竝立下御史臺獄。”又《陳師錫傳》:“軾(蘇軾)得罪,捕詣臺獄,親朋多畏避不相見,師錫獨出餞之。”參閲《通典·職官六》、《明會要·職官五》。 御史台狱监狱名。御史台为监察机构,本无监狱,西晋时一度设置黄沙狱,旋废。至唐初,御史台主要还是通过弹劾来监督官吏活动的,但有时也依照皇帝的诏令鞫讯犯罪的官吏,但并非常行之事,所以并不专设台狱。《唐会要》卷六十记贞观末年,李乾右为御史大夫,“以罪人于大理寺隔街来往,致有泄漏狱情”,于是在御史台中置东西两狱,以自禁系。其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崔隐甫为御史大夫时一度奏废,至宪宗时复置。宋御史台亦置监狱,哲宗时经大理寺卿路昌衡的奏请,对御史台狱与大理寺狱作了分工:御史台狱拘押诏狱案犯;大理寺狱拘押在京犯罪官吏,但案情重大者仍须移关御史台狱,终宋之世均依此制。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作为诏狱人犯,最后即死于御史台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