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得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得到实现

得到实现

得逞
辞官隐居的初衷得以实现:得赋遂初
诺言的实现:兑现 酬诺
目的计划实现:得售
 达到目的,实现计划:得逞
计谋得以实现:得计(自以为~) 策得
实现理想或主张:达道
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鲲鹏得志 鹍鹏得志
实现抱负的时候:得志之秋 得事之秋
实现愿望:酬(壮志未~) 酬 达志
实现志愿:如志 酬志 遂志
 得以逞其志气:得气
好事圆满实现:花成蜜就 花甜蜜就

☚ 实现   难以实现 ☛

合时宜

合时宜

适合风俗时尚:入时
适合时宜:时(时适;适时;顺时;宜时;称时;动定合~)
适合当时的情景:应时对景
适合当时的节令:应景
适合时令:得时
适合节气、时令:得气
风雨适合农时:风调雨顺
(合乎当时的需要:合时宜)

☚ 合度   恰当 ☛

得气

❶指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以及医生持针之下的沉紧等感觉。《灵枢·终始》: “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医学入门》指出: “如针下沉重胀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为实,觉酸则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历代针灸医家都十分重视针刺的得气,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如已得气,则应“密意守气勿失” (《灵枢·小针解》)。如未得气,可采取候气或催气的方法,促使得气。目前,对得气的理解,大多着重于受针者的感觉,称为针刺感应。详该条。
❷指针刺后,邪气得以疏泄。《灵枢·热病》:“索气于胃胳 (通络),得气也。”
❸指治病时,必须掌握天时气候,以及人的脏腑生化关系而用药。《素问·至真要大论》: “少阴之主,先甘后咸……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得气

❶针法术语。与“气至”同。即在针刺达到预定深度后,产生酸、麻、沉、胀,或冷、热等感觉即谓之。
❷指针刺后,邪气得以疏泄。
❸指治病时必须掌握天时气候,以及人的脏腑生化关系以用药。

得气

得气

针法名词。是医生针刺腧穴。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得到经气的感应。得气的标志有二:
❶医生手下感觉沉紧,或被什么东西吸引住的感觉。
❷病人的针刺部位有酸、麻、重、胀等感觉,或患者针刺时局部肌肉跳动和肢体抽动等都是得气现象的反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镇痛效果的好坏关系更紧密。此外,得气与否也是当今针刺麻醉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 调气   候气 ☛

得气

指进行针刺时,患者在针刺部位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感或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以及医生持针手下的沉重紧涩感。现代称为“针感”。历代医生都十分重视针刺的得气,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九针十二原》)。如已得气,则应“密意守气勿失”(《灵枢·小针解》)。如未得气,可采取候气或催气的方法,促使得气。

得气déqì

❶针灸术语。出《灵枢·小针解》。即针感。在针刺穴位后, 经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留针, 人体有一种特殊反应, 主要表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行针者则觉针下沉紧, 如鱼上钩。《素问·离合真邪论》: “吸则内针, 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 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 以得气为故。”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 气至即得气。
❷指针刺后邪气得以疏泄。《灵枢·热病》: “索气于胃胳(通络), 得气也。”
❸指治病时, 必须根据天时气候以及人的脏腑生化关系而用药。《素问·至真要大论》: “少阴之主, 先甘后咸……佐以所利, 资以所生, 是谓得气。”

得气de qi

【医学】bring about the desired sensation

得气dé qì

needling sensation; arrivalof qi; acupuncture esthes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