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体操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均匀的节拍指挥下,徒手做身体各部分交替对称性运动的成套练习。中国古代亦有徒手的肢体运动,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幅西汉时期帛画《导引图》(参见“中外体操史的‘导引’条目”)上,绘有男、女、老、少做的徒手动作三十多种,有上肢举的动作,下肢蹲、弓步、跳的动作,躯干的前、后、侧屈和转体动作等,相似于现在的徒手体操单个动作。还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均为古人用以健身防病的肢体活动,可属中国古代之保健、医疗性体操。 现时之徒手体操,是近代由外国以柔软体操传入中国。19世纪的德国体操和瑞典体操,已明确划分器械体操和徒手体操两大部分,徒手体操是按人体解剖结构组成身体各部分的各节动作,包括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四肢运动、躯干运动、跳跃运动、呼吸运动等。教学时,德国式以先徒手后器械安排,瑞典式柔软体操分若干教程,各教程侧重胸臂、腰腹、跳跃、呼吸等运动。各教程中穿插使用如肋木、窗格、横梯、悬梯、悬梁、平衡板、运动台等一些辅助器械,徒手与器械相间进行。20世纪初,丹麦尤以尼尔斯·布克改革了瑞典体操后,创立了另一流派的基本体操(徒手体操),布克重视动作的连续性、伸展、弹性、柔韧、自由及有韵律、有节奏,以使练习更为活泼有效。据日本今村嘉雄《欧美体育史》介绍,布克的基本体操,其运动的分类为:下肢、上肢、头、体侧、腰、腹、行进和跑步、跳跃和灵巧。瑞典体操和丹麦体操均注重保健性、矫正姿势和促进身体发育的目标。20世纪初,徒手体操虽传入中国,却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徒手体操已广泛成为增进人民身体健康的手段。 徒手体操内容丰富,动作的分类是按人体解剖特征划分,有头颈、上肢、下肢、躯干、全身等动作;动作的方法有举、振、屈、伸、绕、绕环、转、踢、弓步、蹲、跳等;完成动作时,身体可在立、撑、坐、卧、跪的姿势中做;练习的形式可单人做、双人做、集体做、还可定位做、行进中做。 徒手体操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水平的人锻炼,易于开展。 徒手体操用于保健性运动可编成广播体操、课间操等;用于增进工人健康的运动可编成生产操;用于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可编成医疗体操;用于辅助各项运动可编成发展身体的专门练习和准备活动;用于体育课的教材可编成基本的成套练习。在团体操表演和男子自由体操比赛中,也有徒手体操内容,徒手体操还可举行群众性的比赛。 ☚ 队列指挥员 行进操 ☛
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宣萍、高鸿武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84年10月出版。 徒手体操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运动项目。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徒手体操教学工作,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体操教学中的体会,并访问了沈阳市中小学一些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了解到当时徒手体操教学中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写成了本书。 全书共分8章,某些章节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与阐述,便于在工作中运用和进行研究。 ☚ 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手册 女子保健操 ☛ 器械体操←→徒手体操qì xiè tǐ cāo ← → tú shǒu tǐ cāo器械体操:借助体育器械(如鞍马、单杠、平衡木等)做的体操。 徒手体操:空手做的体操。 【例】 团体徒手体操比赛之后,又进行个人器械体操比赛。 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根据人体各部分的特点,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一系列徒手身体练习。它依据不同的任务选编而成。可单人、双人或集体进行操练,也可以定位或行进间做。通常用于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课前、课间的广播操,以及医疗体操和生产体操等。内容多样,简便易行,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工作、学习的效果。 ☚ 广播体操 团体操 ☛ 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基本体操的一种。它是由身体各部位各种不同的单个、联合及成套动作,按一定程序和节奏进行的练习。徒手体操动作变化多样,形式简便,对象广泛,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强弱、场地、器材等限制,可单人、双人、集体练习,也可定位或行进间练习,易于普及和推广。 徒手体操练习可以培养人体正确姿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促进人体全面发展。徒手体操还可以作为解决专门任务的手段。如为防止和矫正学生凹胸、驼背等不良身体姿态的矫正操;根据职工生产劳动特点和条件而编排的生产体操,可以消除或减轻因局部劳动而引起的疲劳,防止职业病;有起医疗保健作用的眼保健操;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广播体操等。徒手体操还可以作为各体育项目的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各项轻器械体操也是在徒手体操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的。由于它具有以上特点和作用,所以,它成为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于课上、课间和课外活动中。 徒手体操就运动部位可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躯干动作、全身动作、跳跃动作等。动作类型有举、摆、振、屈、伸、绕、绕环、绕旋、踢、蹲、跳、弓步、转等。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辩证地运用方向、路线、速度、节奏的变化,编排风格各异、不同用途的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的编排应遵循人体心理、生理规律,考虑做操的目的和做操对象的年龄、性别、特点和身体健康状况,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编排程序一般先四肢后躯干再做全身运动,先柔和后用力再放松,动作速度由慢到快,动作幅度和运动量由小到大,使身体机能逐步达到较高水平后,负荷量再逐渐减小。 ☚ 行进间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 广播体操 ☛ 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tushou ticao幼儿基本体操的一种。它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程序,由举、振、屈与伸、转、绕与绕环等一系列的徒手动作所组成的动作练习,不需要使用任何器械或材料。幼儿的徒手体操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专门设计与创编。幼儿的徒手体操主要包括徒手操、模仿操、拍手操、韵律操、武术操等。除模仿操以外,徒手体操的练习一般都需有一定的基本要求,如:基本上是站成直立的姿势来做,要求队列排得较整齐,注意与他人前后、左右的距离,以免相互干扰;做操动作的方向和角度要基本保持集体的一致;动作要有节奏、要合拍,并要尽可能正确和准确等等。 ☚ 幼儿基本体操 模仿操 ☛ 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Tushou ticao基本体操内容之一。它是由身体各部位,按一定程序、节奏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单个和成套练习。 徒手体操按其运动部位可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躯干动作、全身动作、跳跃动作等。动作类型有举、振、摆、屈、伸、绕、绕环、绕旋、踢、蹲、跳、弓步、转等。练习形式有单人、双人、集体。可定位,也可行进间进行,配乐练习效果更佳。徒手体操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形式简便,动作多样,行之有效,易于普及推广,它是小学体育课重要教学内容。它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正常发育,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节奏感和韵律感。经常练习徒手体操, 还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协同一致的能力。 ☚ 散开与靠拢 立 ☛ 徒手体操基本体操之一。由人体各部分举、振、摆、倒、转、屈、伸、绕环等一系列程序化徒手动作组成。形式多样,按需编排,常用于准备活动,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生产体操中。场合不拘,易推广。有助于强身防病。 徒手体操free-standing exercis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