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霞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霞客1586—1641明地理学家。名宏(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今属江苏)人。早年好学,尤喜博览图经地志。终生不愿入仕途,专事游历,足迹遍及北至燕晋,南至云贵、两广等广大地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他二十二岁,即开始远足,至五十六岁病逝前为止,年年出游。早年的旅行,偏重登名山、游胜迹,搜奇览胜。五十一岁以后,注意力转到探索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上来。崇祯九年(1636年)他年过五十,经历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野外考察。从江苏出发,途经浙江、江西、湖南,走广西、越贵州,达云南,直到中缅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次他对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石灰岩分布、类型和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科学记述。这比欧洲人进行实地考察要早两百年。他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凡一丘一壑,必“支搜节讨”,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观察所得,文字清新奇丽,描绘准确生动。传世的《徐霞客游记》是他死后由季会明等搜集整理的,不及原稿的六分之一,富有地理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徐霞客1586—1641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从小好学,曾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从二十二岁开始,登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先后到过江苏、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广东、云南等十几个省区,并按日记载观察所得,对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做了详细的记载。他逝世后,季会明在其日记基础上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他的科技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一)追求真理,始终不渝。少年时便“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徐霞客游记》第1184页)。他献身地理考察事业后,更“问奇于名山大川”,“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长年奔波在崇山峻岭之间,往来于川流峡谷之中,三次遇盗,四次断粮,几次陷于绝境,险些丢掉性命,直到五十五岁时途中病倒,才不得不中断考察。(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了弄清南盘江和北盘江的上源,他到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考察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查明北盘江的上源是可渡河,南盘江的上源是交水,纠正了《大明一统志》认为两江都发源于云南沾益县东南的小洞岭的错误。(三)不畏艰险,注重实践。考察中“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湖南茶陵考察麻叶洞,当地传说洞中有神龙奇鬼,他全然不信,在无人敢做向导的情况下,携带火炬,和同行的一个旅伴一起钻入洞中,爬过多处狭窄的洞穴和缝隙到达洞底,终于掌握了洞里的具体情况,获得许多实际资料,同时也证实了传说的荒谬,受到当地百姓的敬慕。 徐霞客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生于1587年1月5日(万历十四年),卒于1641年3月8日(崇祯十四年)南直隶(今江苏省)江阴市人。自幼好学,博览图经地志。21岁开始旅行生涯,前后达30余年,踏遍大半个中国。他早年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晚年投入系统的地理考察。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经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还著有《江源考》、《盘江考》等。 徐霞客 088 徐霞客1586—1641明代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一生专心从事旅行。自22岁起,30多年间,足迹遍至北抵燕晋,南达云贵、两广,旅途中备尝艰险。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死后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主要对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按日作详细记录,创地理学界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提供了不少西南边区地理的稀有资料。系统阐述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早于欧洲人一个多世纪。推翻“岷山导江”说,确立长江之源为金沙江。 ☚ 潘季驯 顾炎武 ☛ 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Xuxiake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名弘祖 (清避乾隆帝弘历讳,改 “弘” 为“宏”),字振之,号霞客,江阴 (今江苏江阴) 人。自幼喜读历史、地理、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因明末政治黑暗,党争剧烈,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乃专心从事旅行考察。从二十二岁开始,直至终年,三十多年间,东渡普陀,南涉闽粤,北历燕冀,西北直攀太华之颠,西南远达云贵高原的腾冲,足迹遍当时两京十三省,相当今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十六省,行程九万里。他只身跋涉,历尽艰辛,三次遇盗,四次绝粮,但为了 “寻源探脉”,“披奇抉奥”,甘冒生命危险,百折不回;且日必有记,记其观察所得。逝世后经人整理成具有地理学术价值的《徐霞客游记》,在地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 郑和 顾炎武 ☛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Xu Xiake明代散文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自幼喜欢博览古今史籍及山海图经地志,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要“穷九州内外,探奇测秘”,考察山川真实面目。从22岁开始,直到去世,30多年间,他北及盘山,南至崇善,东历普陀落迦,西北直攀华山,西南远达云南边陲腾冲,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足迹遍历大半个中国。行经之处,必实地观察山川形势、地质风貌、物产气候,按日一一记述。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他逝世后,友人搜得部分遗稿,整理编为《徐霞客游记》一书。 ☚ 王思任 张岱 ☛ 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Xu xiake名弘祖,字振元,号霞客,江苏江阴县马镇乡南旸岐村人。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生于世代书香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喜读历史、地理、探险、游记之类书籍。因明末政治黑暗,竞争剧烈,他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专心旅行考察。他从22岁开始,直至终年,三十多年间,东渡普陀,南涉闽粤,北历燕冀,西北直攀太华之颠,西南远达云贵高原的腾冲,足迹踏遍当时两京13省,相当今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16个省,行程约九万多里。他只身跋涉,历尽艰辛,三次遇盗,四次绝粮,但为了“寻源探脉”,“披奇抉奥”,甘冒生命危险,百折不回,坚持日记从不间断。他的日记成为《徐霞客游记》的基础。该书为明代地理名著,原著已有散佚,经后人编次,今残存十卷(世传本尚有十二卷、二十卷数种),六十余万字,主要按日记叙述徐霞客在1607—1640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地质、地貌、喀斯特、水文、植物、物候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开辟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认识自然的新方向。他详细地描述了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与五岭山脉的地理面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分水岭”概念的人,他正确地估算了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的流域面积大一倍,他科学地观察与记录了流水下切侵蚀、旁蚀与沉积作用。他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进行考察研究,对各种喀斯特地貌不仅作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而且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定名。他比较了不同地区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划分了它们之间的分布范围和界线,这比欧洲学者进行的同类研究要早200年左右。他亲自考察了300多个地下溶洞,对洞穴的地理位置、距地表深度、结构、溶蚀、侵蚀、崩塌、洞中水文状况、气流风速、沉积物形态、成因等作了观察和描述。以桂林的“七星岩”为例,《游记》中记载与1953年周廷儒教授用罗盘测绘的七星岩平面图基本一致。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徐霞客的《游记》,读来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察家所写的考察记录”。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他的故乡建立了徐霞客纪念堂,纪念堂内壁上镶嵌着76块明代石刻,镌刻着85位名家的94篇诗文。在江阴县澄江镇西门外广场上,立有徐霞客的高大塑像和李先念主席的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 ☚ 李四光 哥伦布 ☛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Xuxiake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少时好学,尤喜博览图经和地志,终生不应科举,“厌弃世俗,欲问奇于名山大川”(《徐霞客墓志铭》)。从22岁起就开始有计划地考察旅行,至56岁病逝前为止,年年出游,足迹遍及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各地。在游历中,他对地理、地质学中的某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对西南地区比较复杂的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记述,直至今天尚有参考价值。在实地考察中,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观察所得,积帙成20卷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约40万字。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此书文字清新奇丽,文笔生动,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 魏忠贤 史可法 ☛ 徐霞客1586—1641中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不应科举,从22岁起,漫游中国山河、足迹遍及江、浙、闽、赣、湘、桂、滇、鄂、鲁、皖、豫、晋等16个省区,历时34年,以日记和散文的体裁,描述所到之处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对岩溶地貌的记述,早于欧洲人约200年。所遗“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地文学报告,也是全世界关于石灰岩地貌演化学说的开创之作。 徐霞客即徐弘祖。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明代散文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今江苏江阴)人。他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图经地志和游记、探险记等书籍。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应试不第,遂绝功名之念,立志游历名山大川。从22岁起到56岁病逝前半年,几乎年年外出游历,足迹遍及祖国16个省区。他是我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旅行中将每日所见及时记录,但大部原稿散佚。后人将保存下来的整理成《徐霞客游记》。该书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书”,是一部卓越的地理学著作,对祖国广大地区山川形胜、岩石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矿产、居民风俗,均有系统翔实的记述。《游记》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是用日记体写的游记散文,内容丰富,篇幅巨大。写景记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真实感,并且写景状物细致入微,词汇丰富,不落俗套,写景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方法上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性。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钱谦益《嘱徐仲昭刻游记书》)。著有《徐霞客游记》。 ☚ 谭元春 夏完淳 ☛ 徐霞客Xu Xiakesee 徐弘祖 (Xu Hongzu) 徐霞客见“徐弘祖”。(参考图55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