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1488—1518明代学者,浙中王门学派代表。字曰仁,号横山,余姚马堰(今属浙江)人。正德进士,出知祁州,升南京兵部员外郎,转南京工部郎中。王守仁的内兄弟和弟子,有王门颜渊之誉。以“心”为道德本体,“性命之理为心”(《送甘钦采》)。主张人性本善,而恶乃后天环境之污蔽。“人性本善也,而邪恶者客感也”(《赠薛尚谦》)。强调道德行为必须是出自良心的自然冲动,任何有素向善的行为都不是有积极的道德价值。“凡其有意为而为,虽其迹在孝弟忠信礼义,犹其好名也,犹其私也”(《送甘钦采》)。注重道德的地位和作用,强调道德是人立身的根本,学问功名则属其次。“心德者,人之根源也,而不可少缓;文章名业,人之枝叶也,而非所汲汲”(《答邵思抑》)。力主克私“夫人所以不宜于物者,私害之也”(《宜斋序》)。在道德修养上则提倡“收放心”。“故学莫要于收放心,涵养省察克治是也,即培浚其根源也”(《答邵思抑》)。著作有《徐横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