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怀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怀中

徐怀中和他的学生们
现代作家徐怀中任影片《大决战》艺术指导获特
殊贡献奖
袁厚春
李方诗等主编
文汇报1985年7月23日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344页
徐怀中

徐怀中1929—

小说家。河北邯郸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随军挺进大别山,曾在区、乡领导过武工队。新中国成立初在西南军区文工团工作,后调入《解放军报》任副刊编辑。1973年后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1978年后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20世纪50年代曾出版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1980年发表短篇《西线轶事》。作品反映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青年战士的战斗生活,被文艺界认为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多取材于西南边疆军民生活,有奇异的斗争,也有异域的情调,兼有多种笔墨和多种色彩,写兵营人情,尤为传神。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翅膀的天使》和报告文学多种。有《徐怀中小说选》。

☚ 郭澄清   郑文光 ☛
徐怀中

徐怀中1929—Xu Huaizhong

当代小说家。河北省峰峰市人。1945年参军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从事美术工作。1954年出版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1957年出版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后相继写了《十五棵向日葵》、《雪松》、《松耳石》、《不褪色的旗》、《卖酒女》、《阿哥老田》、《四月花泛》等短篇小说。“文化大革命”后发表了短篇小说《西线轶事》、《阮氏丁香》、中篇小说《一个没有战功的老军人》等。
徐怀中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代表性力作是《我们播种爱情》。它通过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活动,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后的社会变革,歌颂汉藏人民并肩建设新西藏的业绩。它塑造了一批为藏族同胞的繁荣、幸福而献身的感人形象。如脚踏实地、热情正派的农技员雷文竹,活泼爽朗、果敢泼辣的气象员林媛,温和稳重的畜牧师倪慧聪,品质高尚无私的拖拉机手朱汉才等,都是以忘我精神奉献于藏族事业的青年。随着西藏高原面貌的改观,党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也播在了藏族同胞的心田中,这是小说至今依然闪光的思想价值所在。
徐怀中“文化大革命”后的代表作是《西线轶事》。它着重描写一个男步话机员和电话总机班6名女兵在战火中架线、护线的情景,它把战场内外、战前战后、现实和历史相融合,而且核心是写“人”,既坦露他们灵魂的奥秘,抚摸他们心灵的伤痛,又讴歌他们人格的素质和献身的精神。其中,突出地刻画了刘毛妹的形象。他不是单色调的军人英雄。外表上他有冷漠、徬徨、散漫的弱点,但他并不单纯幼稚,他有正视现实、沉思现实的品格,他的心灵深处是热的,是美的,是系念着祖国和民族的,因此在关键时刻,他未忘卫国职责,敢于挺身而出,献身于祖国,他是体现着英雄与普通人的辩证关系的新型军人形象。徐怀中的军事小说的独特处在于既注重在特殊场合表现军人的特殊品格,也注重在琐闻轶事中表现军人的精神面貌,侧重写军人的心灵世界,写军人的人性美、人情美、情趣美,因而表现出一种柔美的艺术风格。

☚ 陆文夫   红岩 ☛
徐怀中

徐怀中1929~

当代作家。河北邯郸人。1945年参加人民解放军,长期在部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西藏解放后,到筑路部队及西藏地区深入生活,1957年出版了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及发展变化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1979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采访,创作了短篇小说《西线轶事》。该作以一个部队总机班参战前后的活动为线索,描绘了一系列悲壮动人的斗争画面,刻画了战士纯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文笔挥洒自如,场面震撼人心,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有短篇小说《阮氏丁香》是其续篇。

☚ 高晓声   王愿坚 ☛
000064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