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子伯辰鼎春秋早期徐国铜器。又称徐太子鼎。1978年湖北省枝江县问安关庙山出土,现藏宜昌地区博物馆。出土时已残两足一耳,无盖。方唇,短折沿,方耳立于口沿之上,腹较浅,足作半筒状马蹄形。鼎耳外饰三周方形凹弦纹;腹中部饰一周蟠虺纹,下腹饰凸弦纹。通高25.7厘米、口径28厘米。铭在腹内,4行28字(因鼎足缺落,现存25字): 唯五月初吉辛酉,/余(徐)大子白辰□作/为其好妻□□。□/于橐师,永宝用之。 余即徐,“白辰”为其名(白也可能表行第伯)。“橐师”为地名,其地待考。3行末字或疑为,假为馆,义为“客居”。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灭徐,楚城夷,使徐子处之,时已至春秋晚期,与此器时代不合。这个徐太子不可能是吴灭徐后流亡至楚的太子,而应是春秋早中期某位徐君之子。其妻可能是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