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棉木
中药名。 见《贵州民间药物》。别名:白皂树,明开夜合,桃叶卫矛,白杜,鸡血兰,白桃树。 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的根、树皮、果实或枝叶。丝棉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 生于山坡林缘、山麓、山溪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根、树皮、枝叶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性寒,味苦涩,有小毒。祛风湿,活血,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漆疮,痔疮。内服:煎汤,30~60克;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❶ 治风湿性关节炎:丝棉木根、虎杖根各30克,红木香、五加皮各15克,烧酒750~1000克,冬天浸一星期,每次服30~60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❷ 治膝关节酸疼:丝棉木根90~120克。加红牛膝60~90克,钻地枫30~60克。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空腹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❸ 治腰痛:丝棉木树皮12~3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❹ 治衄血:丝棉木果实及根各6克,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❺ 治痔疮:丝棉木根、桂圆肉各12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现代临床用之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丝棉木根90~120克,土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至少20天。 根皮和茎皮含橡胶,干皮含胶质16.3%~21.8%,种子含油45.78%。另含卫矛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