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身麻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周身不感疼痛,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弛等表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这些抑制状态,即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等,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逆的,且不留任何后遗症。 全身麻醉包括吸入麻醉、分离麻醉、基础麻醉、复合麻醉等。因美容外科手术中吸入麻醉应用不多,故不做介绍。 分离麻醉 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氯胺酮,以选择性地抑制大脑联络系统的丘脑,使中脑和皮层联系的通路受到干扰或“离解”而达到镇痛的目的,称为分离麻醉。氯胺酮产生的麻醉状态和传统的全身麻醉药不同,即病人对手术的疼痛感消失,意识模糊,但眼仍可睁开,且有张口转头或手足稍动等动作,并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分离麻醉恢复一般较平顺,少数病人苏醒时可出现谵妄、幻觉或幻梦等现象,在术前用适量巴比妥类、安定、哌替啶、丙嗪类药可减轻上述现象。本法适用于小儿的唇裂修补,斑、痣切除等手术。 【麻醉方法】 麻醉前20~30min,肌肉注射颠茄类药物,以抑制迷走神经兴奋。静脉注射氯胺酮的首次剂量为1~2mg/kg,1min后意识消失,维持约10~15min,以后每次追加注射量为首次剂量的1/3~2/3。肌肉注射剂量为4~6mg/kg,3~5min入睡,可维持20~30min。 【注意事项】 (1)高血压、颅内压增高、心功能代偿不全、呼吸功能障碍者应慎用。 (2)氯胺酮过量可引起呼吸抑制,必须施行人工呼吸使其缓解,呼吸兴奋剂不能拮抗本药的呼吸抑制。 (3)避免血液或其他物质进入口咽部,以防喉痉挛的发生。一旦发生,首先应解除不良刺激,对轻度喉痉挛声门闭合不全者,应加压给氧;如声门完全闭塞,应静脉快速注射琥珀胆碱,以解除痉挛,必要时做气管内插管、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术。 硫喷妥钠基础麻醉 肌肉注射2.5%的硫喷妥钠,使患者在麻醉前意识消失,安静入睡,称为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多用于小儿的唇裂修补和其他头面、颈部的美容手术。6个月以下儿童不用该麻醉,以免抑制呼吸。 【麻醉方法】 (1)小儿麻醉前4~6h禁食。 (2)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剂量为0.015mg/kg。 (3)小儿在局麻或其他麻醉方法前,肌注硫喷妥钠,剂量为15~20mg/kg,注药后5~10min即可入睡,如15min仍不睡者,可追加首次剂量的1/3~1/2。如手术时间长,可于45~60min内追加首次剂量的1/3~1/2,但总量不超过1g。 【注意事项】 (1)基础麻醉只能使小儿安静入睡,而痛觉仍存在,故必须加用局部麻醉,以保证术中局部无痛。 (2)避免血液或其他物质进入口咽部,以免喉痉挛发生。一旦发生,处理方法同前述。 (3)因硫喷妥钠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故呼吸道部分梗阻、哮喘病人禁用该法。 强化麻醉 利用某些非麻醉药物(如丙嗪类药物)以增强其他麻醉方法或麻醉药物的作用,称为强化麻醉。强化麻醉常与小儿基础麻醉、分离麻醉等并用,也可用于局部麻醉,可使病人消除恐惧,减轻痛苦,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麻药毒性反应。 【麻醉方法】 常用的强化麻醉药为冬眠4号和冬眠1号2种合剂。以前者多用。 冬眠4号合剂配方:异丙嗪0.5~1mg/kg,乙酰丙嗪0.2~0.4mg/kg,哌替啶(度冷丁,1岁以内小孩不用)1~2mg/kg。 冬眠1号合剂配方:异丙嗪0.5~1mg/kg,氯丙嗪0.5~1mg/kg,哌替啶(度冷丁)1~2mg/kg。 用法:将上述3种药物混合,用生理盐水稀释1~2倍,于基础麻醉或分离麻醉前半小时做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 (1)强化麻醉剂在4~6h以内不要追加。 (2)麻醉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皮肤紫绀等症状,必要时给氧。 (3)强化麻醉后,要防止直立位,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神经安定镇痛麻醉 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静脉复合镇痛方法。它是用神经安定药氟哌啶和镇痛药芬太尼,按50∶1的比例组合起来的一种合剂,称为氟芬合剂(innovar)。该法对患者循环、呼吸、肝肾功能影响小,用药量少而镇静、镇痛效果良好,神志抑制轻微,术后能很快清醒。 【药物】 氟哌啶:静脉注射后2~3min生效,效能强而快,10~20min达到高峰,持续30min左右,在体内分解快,有效期约3~4h。常用剂量为5~10mg。 芬太尼:镇痛作用较吗啡大80~100倍,较哌替啶大500倍。静脉注射1min发生作用,4min达到高峰,维持镇痛约17~30min。常用剂量为0.05~0.1mg。 【麻醉方法】 氟哌啶10mg,缓慢静脉注射,待病人入睡后分次给予芬太尼0.1mg,必要时可追加,但总用量氟哌啶不超过20~25mg,芬太尼不超过0.2~0.4mg。也可用氟哌啶和芬太尼按50∶1的比例溶于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液中,分次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 (1)该麻醉法对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术中应随时注意观察。 (2)手术时间长者,可辅以γ-羟基丁酸钠或1%的普鲁卡因静脉点滴。 全身麻醉后的护理 手术完毕后麻醉终止,但病人仍处于麻醉药物继续作用下,或刚从麻醉状态下逐渐复苏,可能遇到一些危急并发症。因此,麻醉后如何护理好病人特别重要。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将病人置于侧卧位或置一口咽或鼻咽导气管。 (2)每10~20min需要检查周围毛细血管床的反应、皮肤颜色、呼吸幅度和呼吸频率 (3)凡呼吸时有痰鸣音者,均需做吸痰处理。 2.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静脉输液及吸氧 3.对症处理 (1)体温升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药物降温。 (2)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会感到疼痛难忍,可使用镇痛药,使疼痛得以缓解。 (3)膀胱过分胀满且经其他处理仍不能自行排尿时,应予导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