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彻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彻侯chè hóu

(字)张深,清代人,工画。

彻侯

彻侯

爵位名。参见“列侯”。

☚ 关内侯   通侯 ☛

彻侯chè hóu

〖名词〗
即“通侯”。只有封爵而没有封地的诸侯(1)。《贾谊治安策一》: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假使韩信、彭越这般人,封为通侯而安居。

彻侯

彻侯

爵位名。秦制20等爵,最高一级。汉代沿置,后因武帝讳,改称通侯,又改列侯。汉代列侯有征收封邑租税之权,征收租税以初封时所划定的户数为准。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后秦封爵,1级曰公士,2上造,3簪袅,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 硩蔟氏   彻膳宰 ☛
彻侯

彻侯

秦汉时期的爵位名。亦称“通侯”、“列侯”。秦汉二十等爵,彻侯位最高。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又改为列侯。有封土。功劳大者食县,称“县侯”;功小者食乡和亭,称“乡侯”、“亭侯”。封邑内的民户不等,大者万户,小者仅百户。民户之租税归彻侯所有。但其对封邑内的土地无所有权,也无行政权,封邑由中央政府置侯相管理之。彻侯与封户之间不存在政治上的臣属关系。

☚ 二十等爵   关内侯 ☛
彻侯

彻侯

亦称 “通侯” 、“列侯”。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等, 彻侯位最高。汉承秦制, 汉初称彻侯, 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 改为通侯, 又改为列侯。有封土。功大者食县, 称“县侯” 、功小者食乡和亭,称“乡侯”、“亭侯” 。封邑内的民户多少不等,大者万户, 小者仅百户。民户之租税归彻侯所有。彻侯对封邑内的土地无所有权, 亦无行政权, 封邑由中央置侯相统治。彻侯与封户之间不存在政治上的臣属关系。

☚ 关内侯   五大夫 ☛

彻侯chè hóu

爵名,即列侯,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二十级,为避武帝讳,改曰列侯,或通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列侯所食县为侯国。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

彻侯

爵位名,谓其爵位上通于皇帝,是秦二十等爵的最高一级。汉沿用,金印紫绶。后因避武帝讳,改称通侯,又改列侯。汉代列侯有征收封邑租税之权,以初封时所划定的户数为征收范围,大者户以万计,小者户以千计。列侯一般住在京师,而不住在封地,其封地行政仍由中央所派的相掌握,列侯本人不得与闻。

彻侯

军功爵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彻侯为秦所置军功爵中的最高一级(二十级),后避武帝讳改为通侯或列侯。惟据严可均写定本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琅玡台刻石》首列二列侯,次列三伦侯,可见秦代已有列侯之称,非至武帝时始改。至于通侯,战国时楚国已有设置。故《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说不确。疑彻侯在秦时本为列侯之互名,至汉初始专以彻侯称军功爵之侯。《通典·职官十三》说:“汉兴, 设爵二等,曰王曰侯。王子而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故谓之‘诸侯王’,王子封为侯者, 谓之‘诸侯’群臣异姓封者谓之‘彻侯’。”可见汉初王子所封的王、侯二爵是在军功爵之外的两种封爵,与作为军功爵的彻侯有别。因汉武帝名彻,于是在武帝以后,始废彻侯之名,王、侯两爵的侯与军功爵的侯始概称列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