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彭柏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彭柏山1910—1968湖南茶陵人 彭柏山
彭柏山
彭柏山 彭柏山1910—1968小说家。原名冰山。湖南茶陵人。1929年入上海劳动大学政治经济系。1932年任《湘鄂西工人报》编辑等。次年回上海,担任“左联”教育委员会书记。1934年发表短篇小说《崖边》等。同年11月被捕,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获释后到皖南新四军做政治和民运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解放军十六师、二十四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等。1956年后受胡风案件株连,调离上海到青海、河南等地教书,“文化大革命”中含冤逝世于河南农学院。著有长篇小说《战争与人民》,中篇小说《任务》和书信集《战火中的书简》。 ☚ 钱锺书 胡秋原 ☛ 彭柏山 彭柏山1910.3—1968.4.3原名彭丙生。曾用名彭炳盛、彭冰山等。笔名有柏山、矦干城等。湖南茶陵人。1929年就读于上海江湾劳动大学政治经济系时开始文学创作。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八月加入“左联”。1932年曾往苏区工作。1933年10月回上海任“左联”大众教育委员会书记。193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崖边》,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书。其中《崖边》等小说,较早地反映了苏区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得到鲁迅的肯定。1934年至1937年曾被捕入狱,在狱中以陈友生的化名同鲁迅保持通迅联系。出狱后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工作,任职至军副政委。建国后,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等职,1956年在胡风事件中蒙受不白之冤,1980年平反。曾出版长篇小说《战争与人民》(1981年)、散文集《战斗中的书简》(1982年)等。 ☚ 彭芳草 彭家煌 ☛ 彭柏山 彭柏山1910—1968现代作家。原名彭炳盛,字冰山。茶陵人。在长沙读中学时即开始发表作品。1929年赴上海考入国立劳动大学。1931年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在江苏省委直接领导的一个青年文艺团体“文艺研究会”工作。次年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一年后返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任“左联”“大众委员会”书记。由于鲁迅的鼓励,创作了 《崖边》、《皮背心》等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1934年遭国民党逮捕,1937年出狱。1938—1949年,先后在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做政治工作。1952年起,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宣传部长。1955年因胡风错案株连,备受迫害,以至在郑州含冤去世。1980年平反昭雪。他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崖边》、中篇小说《任务》、长篇小说《战争与人民》等。 ☚ 刘永济 彭慧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