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彭Pé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辛集,山东之平邑、龙口、东平,山西之太原,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藏、鲜、苗、水、壮、景颇、拉祜、土家、高山、布依、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即大彭之国。在商时为诸侯伯。”其后以国为氏。
❷又云: “祝融之后八姓”其中有彭姓。
❸又云: “陆终氏六子,第三子彭祖,建国于彭,子孙以国为氏。”彭祖,姓篯,名铿,始封於彭,故称彭祖。(按: 《姓氏考略》 注引张澍之语云: “颛顼曾孙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子六人。其三曰篯,为彭姓,封於大彭。” 与郑说异。录以备考。)
❹ 《姓氏考略》注云: “西羌、南蛮皆有彭姓。”
❺又据 《晋书》 注云: “安定胡水胡有彭氏。”安定在今甘肃之固原。
❻土家族之彭姓,或为蓬姓所改。“彭姓酋长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规定凡非彭姓者,女子出嫁时彭氏酋长享有 ‘初夜权’。为了使自己女儿免遭不幸,他姓者纷纷将自己的姓改变为彭姓。蓬姓也因此由彭姓取代。”见 《中国人的姓名·土家族》。
❼景颇族之彭姓,为 “木日” 所改,或改为 “李”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战国时有彭更,孟轲弟子; 汉代有彭弘,宛人,哀帝时为渔阳太守; 宋代有彭天益; 清代有彭端淑。

彭péng

❶彭祖。詳見“彭祖”。班固《幽通賦》:“若胤彭而偕老兮,訴來哲以通情。”
❷同“澎”,見“彭湃”條。

(一) péng 春秋时郑国地名。见《史地篇》[彭]条。(二) bāng 见[彭彭]。

☚ 斯   彭彭 ☛

春秋时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郑风·清人》一章: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彭,卫之河上,郑之郊也。” 孔颖达《疏》:“卫在河北,郑在河南,恐狄渡河侵郑,故使高克将兵于河上御之。”朱熹《集传》:“彭,河上地名。”

☚ 韩侯   景山 ☛

读音p·eng(ˊ),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薄庚切,平,庚韵。
❶姓。
❷古国名。
❸春秋时地名。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p ·ang(ˊ),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蒲光切,平,唐韵。
❶旁;近;侧。《字汇》:“彭,侧也,近也。”
❷同“篣”,鞭打。

上一条: 下一条: ">

读音p·eng(-),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薄庚切,平,庚韵。
❶[彭湃]同“澎湃”。《汉书》:“汹涌彭湃。”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ang(-),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逋旁切,平,唐韵。
❶[彭彭]强壮有力貌。《诗·齐风》:“行人彭彭”。

上一条: 下一条:
{}5917两腿左右分开。吴语。江苏苏州〖〗。两只脚~开仔两条腿分开了。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吴语。浙江黄岩。清光绪三年《黄岩县志》:「谓打曰~。」安徽黄山。掸(灰尘)。闽语。福建福安〖〗。

彭péng

姓。

彭péng

姓。

彭péng

彭咸。《九思·怨上》:“复顾兮彭务。”佚名注:“彭,彭咸。”

彭祖、彭咸。《論語·述而》:“竊比於我老彭。” 鄭玄注: “老,老聃; 彭,彭祖。老聃,周之太史,未知所出。”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述而》:“竊比於我老彭。” 鄭玄注: “老,老聃; 彭,彭祖。老聃,周之大史; 彭,彭咸。” (《通德堂經解》)

彭péng

旧时北京古书店修绠堂货价暗码,谓数目六。参“石、崇、好、富、家、彭、祖、寿、高、年”条。

彭péng

〖名词〗
指彭越(?—前196),汉初功臣。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余归刘邦。汉朝建立后封梁王。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4)。《李陵答苏武书》:韩、彭菹醢。——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

彭péng

*peng

C5ED
❶〈文〉象声词。鼓声(见《说文解字》)。
❷[彭湃]pengpai与“澎湃”同。
❸姓。

111.彭(p1064.1)

共收四个音读八个义项:
❶古国名。
❷春秋时地名。
❸见“彭亨(一)”。
❹姓。
❺见“彭2彭2”。
❻旁,近。
❼笞击。通篣。
❽见“彭4湃”。
按:失收本义“鼓声”。《说文·壴部》: “彭,鼓声也。”考,壴,即鼓之初文; 彡,象鼓声外传。其字于甲骨、金文中鼓声之义甚明:见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存四三·一;辅仁大学所藏甲骨文字九三;扬鼎;彭女簋。作象声词的“彭彭”,即由鼓声而来。《诗经》中诸例:《齐风·载驱》: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毛传释作: “多貌”。《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毛传释作,“四马貌”。《大雅·大明》: “檀车煌煌,驷騵彭彭。”《郑笺》: “兵车鲜明马又强。”《鲁颂·駉》: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毛传: “彭彭,有力有容也。”《小雅·北山》: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毛传: “彭彭然不得息。”虽所释各别,然愚以为;皆由“众行有声”或“众作有声”如鼓有力而雄壮之义引申辗转而来。而且, “彭湃”这一联绵词,也是先由象声词即“波浪撞击”声如鼓响而有力转来,后因“湃”字形体而添水旁于“彭”作“澎”。象声词“彭铿”:宋·苏轼《分类东坡诗·三·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径寻我语觅餘声,拄杖彭铿叩铜鼓。”也是拄杖捣地有力声如鼓之意。要之,据甲骨文、金文字形考之,复验之以各项书证,均应于“彭”字头下补出“鼓声”义项,为当。

☚ 彫零   影占 ☛

彭péng

❶姓。
❷春秋时地名。毛传:“彭,卫之河上,郑之郊也”。
❸通“膨”。

彭pénɡ

❶[书] (鼓声) the sound of beating a drum; drum
❷(古国名) Peng (a state in ancient China)
❸(姓氏) a surname: ~ 云 Peng Yun

水名。《左传》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约当今湖北省西北部的南河,为汉水支流。

古代南方民族。商周时分布在今湖北房县一带。曾随周武王伐商纣王,在朝歌郊外牧野誓师,见载于 《尚书·牧誓》。

彭,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於 “鼓”字邊側加數個斜點表示鼓聲,隸定作 “彭”,實爲摹音。早期文獻或以 “蓬” 代之,今字作 “嘭”。古無輕唇音,讀 “蓬”如 “嘭”。後世將三小點固定爲 “彡”(shān)。“彡”作爲意符,亦用於表示花紋、色彩、光影等,如 “彪” “彩”“影”等字所从。卜辭或用作地名。銘文或用作地名、人名。
楚簡帛文作,已有訛變,或加飾筆。參見115.鼓字條。

彭péng

(甲) (金)
左边的“壴”,属象形字,“口”本是圆,鼓的形状,下为鼓架,上为装饰物。右边“彡”示意,是击鼓时发生的声音。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péng
澎(澎湃)
膨(膨胀)

149.趣談“彭”字

彭,甲骨文像擊鼓有聲。“彡”表示聲音,“彭”因爲被借爲地名,就加“口”爲“嘭”。


甲骨文;金文;篆péng

[壴(鼓,意符)+彡(聲,意符) →彭(《説文》:“彭,鼓聲也。從壴,彡(shān) 聲。”彭,爲擊鼓所發出的嘭嘭之聲。爲“嘭”本字,後借爲地名和姓。彭祖和涓子並稱彭涓。二人均爲傳説中的長壽者。“彭”被借用,後另造“嘭”字。“鼓”越是緊繃,頻率越高,聲音越響。故彭又與“膨”通。)]
《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清邑的軍隊駐守在彭地,披甲的駟馬賓士真壯麗。)

*péng

(12画)

【提示】左上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错写成上横短、下横长的土。

*彭péng

12画 彡部 姓。

彭()


甲骨文合集8283,殷
貞勿令𠂤般取[]于彭龍。

甲骨文合集7064,殷
辛丑卜,亘,貞乎取彭。

甲骨文合集31435,殷
[癸]□[卜], 彭, [貞旬亡]。
按: “彭”字倒刻。

彭女甗,殷周金文集成856,殷
彭女彝

彭女簋,殷周金文集成3343,殷
彭女彝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612, 西周早期
(揚)見(事)(于)彭。

伯彭作盉,殷周金文集成9369,西周早期
白(伯)彭乍(作)。

廣簋蓋,殷周金文集成3890,西周晚期
廣乍(作)弔(叔)彭父寶𣪕(簋)。

𤕌公彭宇簠, 殷周金文集成4610,春秋
𤕌公彭宇自乍(作)()(䀇)。

古璽彙編3513,戰國
彭唆。

古陶文彙編3.737,戰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7,戰國
彭祖曰……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西漢
彭生其不免乎?

漢印文字徵
彭城丞印。

漢印文字徵
彭里。

漢印文字徵
臣彭。

繆宇墓誌,東漢
故彭城相行長史事吕守長繆宇,字叔異。

大將軍曹真殘碑陰,三國魏
□隴西彭紃士蒲。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彭濮肅慎,織皮弄服之夷; 楛矢石砮,齒革大龜之獻。

王誦妻元氏墓誌,北魏
父侍中司徒録尚書太師彭城王,夫琅耶王君。

竇泰墓誌,北齊
翼贊昆彭之業,經綸周漢之初。

關明墓誌,隋
丞相關龍逢之後,宜陽太守之孫,彭城府君之子。

宋仲墓誌,隋
夫人劉氏,彭城人,蓋漢高祖季之後也。

孫嗣初妻韋氏墓誌,唐
次曰彭

賈雄墓誌,唐
脩短之期,彭殤共貫,有終之義,今昔同歸。
《説文》: “彭,鼓聲也。从壴彡聲。”
古文字“壴”旁諸斜筆表示鼓聲連綿不斷。朱駿聲言: 从鼓省,从彡。會意。彡即三也,擊鼓以三通爲率。可備一説。

☚ 尌   嘉 ☛

彭péng

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从壴(zhù),壴象食器的豆上有饰物,作乐器;彡(shān)象打击几次,表意。彭就是打击乐器特别是鼓的声音。假借为人、地名和姓。

彭★常◎常


pénɡ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壴(zhù)从彡,壴是“鼓”的本字,彡表示连绵不断的鼓声,隶定为“彭”。本义为鼓声,假借为姓。
【辨析】
以“彭”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e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pénɡ:膨、澎、蟛∣bènɡ:甏。

(péng)

从壴,彡聲。案:聲不諧。
【按】彭,《説文》:“鼓聲也。”

*彭brwa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彭聲也。 从壴、从彡。(五篇上)
鼓聲短促,聲聲分明,以三短劃表示。

☚ 舄   象 ☛
000003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