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描漆鸳鸯盒
战国早期。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木胎。挺颈伏卧鸳鸯形。下有曲蛇状足,颈以上部分与身体榫接在一起,可自由转动、拔出。拔出后榫眼可作出水口。体中空,背开长方孔,上设带纽小盖,可开启注水。颈以上髹红漆,描黑点纹;身体在黑漆地上,以红、黄两色漆绘波折纹、圆点纹、锯齿纹等;腹两侧各有一幅图:左为撞钟图——一对凤鸟口衔编钟架相对而卧,一鸡首怪兽人立着,斜握一长杆正欲击钟。右为敲鼓舞蹈图——一穿插在树杆上的圆鼓两边,各立一个头顶倒三角形饰物、打扮成怪兽的人,一个双手击鼓,一个挥舞长袖跳舞。此盒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图案独特,集欣赏、实用于一体,颇具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