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彤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彤管 彤管赤管笔,宫中女史所用。《邶风·静女》二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毛《传》:“既有静德,又有美色,又能遗我以古人之法,可以配人君也。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 既御,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郑《笺》:“彤管,笔赤管也。”《太平御览》一百四十五引刘芳《诗音义疏》: “女史彤管,法如国史,主记后夫人之过。人君有柱下史,后有女史,内外各有官也。”刘知几《史通》十一云:“《诗》彤管者,女史记事之所执也。古者人君,外朝则有国史,内朝则有内史。故晋献惑乱,骊姬夜泣,床第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楚昭夜宴,蔡姬许之后死。夫宴私而有书事之册,盖受命者即女史之流乎?”王先谦《集疏》: “女史彤管,书事记过,使人君妃妾知所警戒,进退得秩叙之美,宫闱无渎乱之愆,所系至重。” ☚ 彤弓 角弓 ☛ 彤管❶借指宫女。元王恽《春从天上来》:“锦封香重,彤管春融。帝座一点云红。” 彤管筆赤管也。《詩經·邶風·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 鄭玄箋: “彤管,筆赤管也。“陸德明《經典釋文》:“彤,徒冬反,彤,赤。”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筆部 > 種類 > 彤管2 彤管2 tóngguǎn 亦稱“赤管”。特指漢時賜尚書丞、尚書郎之赤管大筆。漢制,月賜其赤管大筆一雙,隃麋墨一丸。後世沿之。《晉書·劉琨傳》:“臣等祖考以來,世受殊遇,入侍翠幄,出簪彤管。”《漢官儀》:“尚書令僕、丞郎月給赤管大筆一雙,篆題曰:‘北宫工作楷于頭上,象牙寸半著筆下’”。唐·杜甫《春日江樹》詩:“赤管隨王命,銀章付老翁。”宋·徐鉉《奉和宫傳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多謝天波垂赤管,敢教晨景過華塼。”參閱晉·崔豹《古今注下·問答釋義》、《宋史·百官志上》。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筆部 > 種類 > 彤管1 彤管1 tóngguǎn 亦稱“管彤”。古代女史官所執以記宫中政令及后妃行動之赤管筆。始於上古。《詩·邶風·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毛傳:“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鄭玄箋:“彤管,筆赤管也。”孔穎達疏:“必以赤者,欲使女史以赤心事夫人,而正女史以赤心事夫人,而正妃妾之次序也。”《左傳·定公九年》:“静女之三章取彤管。”《後漢書·皇后紀序》:“女史彤管。記其功過。”《後漢書·列女傳贊》:“端操有踪,幽閒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參見本類“赤管”。 笔 笔笔(~头;~锋;~舌;~杆;~套;~心;墨~;排~;彩~;画~;朱~;钢~;水~;金~;铅~;炭~;蜡~;~杆子;圆子~) 另见:墨 书写 写字 写画 ☚ 笔 毛笔 ☛ 各种毛笔 各种毛笔杆身漆朱的笔:彤管 ☚ 毛笔 纸 ☛ 彤管tóng guǎn❶赤管的笔。《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 彤管 彤管《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意指“娴静的姑娘多美丽,送我彤管表友谊。”据毛亨传及郑玄笺注:彤管,赤管笔。占代女史以彤管记宫中之事。后来此词演化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女子文墨之事。《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功”:二是专指女子事迹的记载。赵如源《古今女史序》中说:“彤管熠耀,可惮述耶?”其中彤管则指女子之事迹。 ☚ 授受不亲 从一而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