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汤❶《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方。当归、干姜、芍药、阿胶各二两,黄芩三两。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衄血,吐血。 ❷《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方。当归、茯苓各五分,黄芪、紫菀各四分,高良姜、干姜各六分,肉苁蓉、鹿茸、桂心、昆布、陈皮各三分,甘草二两,桃仁一百枚,地骨皮、法曲、麦芽各一升,乌头一两,大枣四十枚。为粗末,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四升二合,分为五次服。治虚冷腹痛,不下饮食,食复不消、腹胀。若下利加赤石脂、龙骨各三分; 渴加麦门冬一升。 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当归、白芍药、人参、桔梗、陈皮各一分,炙甘草半分。为细末,每服半钱,水煎频服。治小儿睡寒而致的腹痛,面青手冷,不乳夜啼。 ❹《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当归(酒洗)二钱,赤芍药 (煨) 一钱半,独活、防风、赤茯苓、黄芩、秦艽各一钱,杏仁八分,甘草六分,桂心三分。加生姜三片,水煎,不拘时服。治血痹。 ❺《验方新编》 卷十三方。当归、泽泻各五钱,川芎、红花、桃仁、牡丹皮各三钱,苏木二钱。水、酒各半煎服。功能散瘀活血。治跌打损伤,未破口者。若头伤加藁本一钱; 手伤加桂枝一钱; 腰伤加杜仲一钱; 胁伤加白芥子一钱; 脚伤加牛膝一钱。 当归汤 《千金要方》卷十二【组方药物】 当归 干姜 芍药 阿胶各6克 黄芩9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粗末。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病证】 衄血,吐血。
当归汤 《千金要方》卷十三【组方药物】 当归 芍药 厚朴 半夏各6克 桂心 甘草 黄芪 人参各9克 干姜12克 蜀椒3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粗末。用水1升,煮取640毫升,分4服;体弱者分6服。 【适应病证】 脾胃虚寒,湿阻气滞,心腹绞痛。
当归汤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组方药物】 当归(切,焙) 黄芪(细锉) 人参各30克 桂(去粗皮) 赤芍药 甘草(炙,锉) 生干地黄(焙)各22.5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粗捣筛,每服10克,用水22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温服。 【适应病证】 痈疽发背,穿溃疼痛。
当归汤 《三因方》卷十一【组方药物】 当归 干姜(炮) 熟地黄 柏皮 小蓟 羚羊角(镑) 阿胶(炒)各10克 白术 芍药各15克 黄芩 炙甘草各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锉散。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竹茹3克,煎至240毫升,去滓;再入伏龙肝3克、头发灰3克、蒲黄3克,又煎至210毫升,不拘时候服。 【主要功效】 清热凉肝,养血止血。 【适应病证】 三焦虚损,吐血唾血。
当归汤 《百一选方》卷十五【组方药物】 淡竹叶 灯心 当归(去芦) 红枣 竹猥绥(即海金沙草) 麦门冬(去心) 乌梅 甘草 木龙(即野葡萄藤)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9味,煎汤代茶,频服。 【适应病证】 血淋及五淋。 【编者按语】 原书无方名,此据《普济方》卷二百一十五补。
当归汤 《准绳·类方》卷四【组方药物】 当归6克(酒洗) 赤芍药4.5克(煨) 独活 防风 赤茯苓 黄芩 秦艽各3克 杏仁2.4克(去皮、尖) 甘草1.8克 桂心0.9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40毫升,温服。 【主要功效】 活血祛风,利湿蠲痹。 【适应病证】 风湿痹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