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弼德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弼德院

弼德院

官署名。清代置。掌纂拟章制。参与军国大政。《清史稿·职官志》: “弼德院: 院长、副院长各1人(特简兼任)。顾问大臣32人,(特简兼任)。掌参预密勿,朝夕论思,并审议洪疑大政。参议10人 (请简)。掌纂拟章制。秘书厅秘书长1人,秘书官一、二等各3人,三等6人,分掌庶务。宣统三年 (公元1911年)设。”

☚ 笔砚局   边北道 ☛
弼德院

弼德院

官署名。为皇帝顾问和责任内阁之制约机构。清宣统三年 (1911) 设。置院长1人综理院务,副院长1人为之佐理,不得以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兼任;顾问大臣32人,以国务大臣、宗人府、内务府大臣候旨兼任,掌参预密切,朝夕论思,并审议洪疑大政; 参议官10人,以富有政治上学识经验者任之,负责审查纂拟章制。弼德院还设有秘书厅,“掌本院文牍、会计、议事记录及一切庶务” (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设秘书长1人,总理本厅事务; 秘书官一二等3人,三等6人,办理本院各项事务。宣统三年六月,弼德院院长荣庆拟奏《弼德院办事及议事细则》,共分7章37条,对弼德院办事原则和应审查、会议、议决、具奏事件的程序,均作了详细规定。同年十月,内阁奏准公布《弼德院奏事章程》,共3条,规定弼德院奏事“均由面奏,或用奏片,不具正折”,“以特旨谘询事件为限”,“均不登载官报” ( 《大清宣统政纪》卷65)。

☚ 经筵讲官   资政院 ☛

弼德院

官署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与责任内阁同时设立。责任内阁是总揽国政的最高机关,清廷恐其职权过重,因此另设弼德院以为制约,使它成为皇帝亲临顾问国事之所。其职掌为议决、具奏下列事项:一、宪法及其附属法令的审议及解释;二、宪法未颁布以前按照《宪法大纲》关于君上大权第八项、第十一项、第十二项所列事件;三、条约及重要交涉事件;四、弼德院官制改正事件;五、除上述外的临时顾问事件。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为正副长官;顾问大臣三十二人,以著有勋劳及富有政治上学识经验者充任;参议官十人,掌纂拟章制;下设秘书厅,有秘书长一人,秘书官一、二等各三人,三等六人,分掌文书、会计、庶务等事务。同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弼德院亦宣告结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