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壁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壁画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壁画晚唐。纵130厘米,横830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156窟南壁壁画。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吐蕃王朝曾一度统治沙州(敦煌),长达69年。九世纪中叶,乘吐蕃王朝发生内乱之机,将领张议潮率河西各族人民推翻吐蕃统治,打通了通往长安之路。唐王朝敕封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驻节敦煌。为庆贺张的功绩,其侄张淮深约在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开凿了莫高窟第156窟,并在窟中的南北两壁绘制了“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张仪潮统军出行图”由百余人组成,画面呈横卷式,从右向左依次展现。全图作鸟瞰式布局。出行队伍主要分两列,作对称式排列,依次为鼓、角手、武骑队、文骑队,两队文骑之间是随军营伎。乐师12人分别演奏琵琶、横笛、箜篌、竖笛等乐器;舞伎八人分两组对舞。随后有执旗者,持幡者和持“旌节”者(节度使最高权力的特征)。榜题“衙前兵马使”。跟随着衙前兵马使三骑,“散押衙”二骑,接下来才是此图的中心人物张议潮。他在图中形象较大,占突出地位:戴幞头,穿红袍,系革带,骑白马,榜题“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口除吐蕃收复河西一行图”。其后有子弟军相随,拥“信”字大旗。此后是二十余骑,为猎骑和驮运队等。整个画面队伍浩荡,气势宏大,人物姿态各异。构图疏密有致,并以平远山水和绿树为点缀。从图中严整的军威和欢乐的乐舞均看出张议潮在当地统治的盛况。 ☚ 弥勒经变图(嫁娶)壁画 善友太子入海求宝图(局部)壁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