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昪《离亭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昪《离亭燕》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 ①风物向秋潇洒:景物到秋变得萧疏明丽,爽朗脱俗。杜甫《玉华宫》诗有“秋色正潇洒。” ②“水浸”两句:霁色,指雨后新晴的天色。冷光,指江波潋滟闪现的寒光。这两句意为江天浸连,水光天色交相辉映。③蓼屿:长满蓼花的水中小岛。蓼,为生长水边的一年生草本植物。④酒旗低亚:卖酒的旗幌低低地飘荡。低亚,即低压。⑤六朝:指先后在金陵建都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渔樵闲话:渔翁樵夫劳作之余的闲谈。

【译文】 金陵一带,江山虎踞龙盘,是那样壮丽如画;入秋以后,风光清爽秀逸,竟如此绝尘潇洒。秋江浸碧天,不知何处是分界?天光映水色,波光明灭寒色无涯。江中小岛水蓼茂密,荻花迎风飒飒;几段竹篱、三两茅舍掩映在绿树荫下。天际商旅客船云帆高挂,江边烟笼寒水酒旗低压。想当年,金粉六朝,见到过多少生死兴亡兵戈杀伐;到如今悲欢离合都成为渔父樵夫饭后闲话。惆怅盈怀,斜倚高楼,放眼天涯,夕阳凄冷,默默无言地向西沉下。

【集评】 清·许昂霄:“画字、挂字、话字、诗韵收入卦部,词家往往叶入马、祃韵中。”(《词综偶评》)

清·况周颐:“张康节《离亭燕》云:‘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秦少游《满庭芳》云:‘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两歇拍意境相若,而张词尤极苍凉萧远之致。”(《历代词人考略》卷八)

【总案】 此词据范公偁《过庭录》为张昪退居江南后作。这首对金陵秋景感叹兴亡沧桑的怀古之作,意境阔大、严肃沉郁,体现了一种词风转变的先兆。后人往往赞誉王安石的金陵怀古词《桂枝香》,也充分注意东坡先生开创豪放词派之功,但《离亭燕》无论题材、意境、构思都直接为《桂枝香》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此词点题在下片“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上片写景在于表达江山依旧而人事沧桑之情,为主旨渲染情调,故尔写秋景不依常例去写秋之萧瑟,而是突出秋之“潇洒”,由此引发“江山如画”,“多少兴废事尽入闲话”之叹,但“水波”而云“冷光”,烟旗而曰“低亚”,隐隐又透露出一点凄凉抑郁,为结尾深沉的喟叹作好了铺垫。六朝兴废尽成闲话的感慨是自唐以来诗人金陵怀古常抒之情,并无新奇。问题在于结处词人抒怀而未明言,借景述情,辟出“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一意境,“极苍凉萧远之致”,表达一种忧郁深沉的情怀,却极耐人寻味。江山历尽磨难依然秀朗明丽,大宋立国至词人登览时已有百年无事,词人为何怅惘至此?读者心中无不存此深深一问。抑或这正是一位退职宰辅透过大宋太平盛世的繁华,预见到积贫积弱的形成并且必将迎来多事之秋的睿智与识见?是词人对国事深沉的关切?深挚的忧虑、含蓄的表达使得此词更加余韵无穷。


张昪《离亭燕》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张昪《离亭燕》

《离亭燕》·张昪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北宋怀古词中是写得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写词人登临金陵城头,看到如画的江山,在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水浸”、“碧天”连成一片,“霁色”与江水的“冷光”交相辉映;江中洲渚之上的蓼荻花丛中“掩映”着几家“竹篱茅舍”。写景由远及近,色彩鲜明碧丽,境界清冷幽静。下片换头二句写出“云际客帆”和“烟外酒旗”两样景物,暗含羁旅客愁的孤寂之感。从而,为以下的怀古抒情创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故都。于是,作者将笔情转移,进入议论: “多少六朝兴废事,进入渔樵闲话。”从而抒发了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千古慨叹。结尾二句写词人烦闷地靠在楼台上,眼看着“寒日无言西下”,言止而意不尽,格调颇为沉郁。《历代词人考略》评这两句“尤极苍凉萧远之致”。全词采用移情入景、以景达情的艺术手法,达到了声情一致、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