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孝骞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孝骞1897—1987著名医学家。曾任湘雅医院教授、院长,协和医院内科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党委等职。著有《腹腔内输生理盐水疗法》(英文)、《非胰岛素注射所致低血糖病》(英文、合作)、《糖尿病酸中毒时的血容量》、《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血容量》等。 张孝骞
张孝骞
张孝骞中国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1897年12月28日出生在长沙市。1921年6月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院,后获美国康州医学博士学位。30岁的张孝骞开始在医学界崭露头角,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等深有研究。1948~1987年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副校长,长期主编《中华内科》杂志。1987年8月8日去世。 张孝骞1897—1987临床内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字慎斋,湖南长沙人。从医60余年,倾注全部精力于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他精于西医,又懂中医;长于消化病专业,又对血液、心肾、内分泌、呼吸、病理等方面广泛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的重要医学论文50余篇。他医术、医德并重,身教重于言教。历任湘雅医学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内科杂志》主编等职。 张孝骞 张孝骞1897~1987字慎斋。长沙人。1914年入湘雅医学院,192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和1932年两度赴美国深造。回国后任湘雅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教务主任、院长及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校校长。1938年主持学校西迁,坚持办学至抗战胜利。1948年调任协和医院内科教授兼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协和医院内科建立消化、心肾、传染病、血液、呼吸等专业组,成为我国胃肠病学的创始人之一。嗣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1985年加入共产党。 ☚ 张纯清 张治中 ☛ 张孝骞 张孝骞1897—1987现代医学教育家。字慎斋。长沙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留学,次年归国。1933年再度赴美,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胃分泌研究,次年归国。回国后历任湘雅医学院教授、教务长、院长,北平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系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内科,特别是胃肠病的教学、科研工作和临床实验。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国内外发表人体血容量、消化性溃疡、腹腔结核、胃分泌功能、阿米巴痢疾等方面的医学论文50余篇。 ☚ 李肖聃 杨昌济 ☛ 张孝骞 张孝骞1897—1987医学教育家、内科学家。字慎斋,长沙人。1921年于湘雅医学院第一届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斯金大学留学,次年回国。1933年再次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一年。在湘雅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和总住院医师。1923年到北平(今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担任过内科住院主任、副教授。1937年回湘雅医学院,担任教务长和内科教授、代理院长; 1939年任湘雅医学院院长兼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士学校校长。1948年又调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协和医学院内科教授兼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名誉顾问,中华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总编,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毕生致力于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长期从事内科临床,是我国胃肠病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临床内科领域及学术上造诣很深,培养了大批医学骨干,对建立和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1923年撰写《腹膜腔内盐液注射》第一篇论文后,共发表了重要医学论文50多篇。 ☚ 张熙儁 张文山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