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勋1854—1923江西奉新人 张勋1854—1923清末将领,北洋军阀。字绍轩,号松寿,江西奉新人。光绪十年(1884年)在长沙投军。1891年升为参将。1895年投靠袁世凯,任管带、副将、总兵,参加镇压义和团。1902年调北京宿卫端门,充慈禧、光绪扈从,后任奉军辽北总统、云南提督、甘肃提督、江南提督。辛亥革命时,南京新军谋响应,张勋率江防营与新军激战于雨花台,恣意捕杀革命党人,被江浙联军所败,退守徐州,被授为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不时向革命军挑衅。袁世凯窃国后,其军改编为武卫前军,但却保留发辫,表示效忠清室,被称为“辫子军”,他亦称为“辫帅”。1914年出兵镇压“二次革命”,攻陷南京,大掠三天,被袁世凯提升为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授定武上将军衔。1916年又任安徽督军,将“辫军”扩编为五十七营,二万人。1917年黎元洪和段琪瑞发生府院之争,双方均拉拢张勋。张伪装调停,企图利用矛盾,并勾结德、日帝国主义,招纳帝制余孽,又在徐州召开第四次督军团会议,公开提出复辟。6月14日率军进京后,急电各地复辟分子进京襄赞复辟之举,30日在故宫召开御前会议,撵走黎元洪,拥溥仪登极,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史称“张勋复辟”。在举国人民反对、段祺瑞“讨逆军”进攻下,他兵败遁入荷兰使馆,复辟仅十三天夭亡。次年10月,受北洋政府“特赦”。1921年任热河林垦督办,未就职。后病死天津。 张勋
张勋
张勋 江西奉新人。字少轩。1884年(光绪十年)在长沙投军。后任参将。1895年投效袁世凯,任工兵营管带。1899年随袁至山东,参与镇压义和团。后历任云贵总督,甘肃、江南提督等。1911年率兵在南京镇压响应武昌起义的新军。旋授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留发辫以示效忠清室,被称为“辫帅”。1913年奉袁世凯令镇压二次革命。旋任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1915年授定武上将军。1916年任安徽督军。袁死后,邀集七省军阀代表主盟徐州会议,组成“十三省区联合会”,阴谋复辟清室。1917年6月率辫子军入京,逼走总统黎元洪,7月1日拥溥仪登极,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2日为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击败,逃入荷兰使馆,遭通缉。1923年9月病死天津。 张勋1854—1923北洋军阀将领。字绍轩,江西奉新人。1884年投军。1895年投靠袁世凯,参加编练新军。后参与镇压义和团,多次为慈禧太后充当“扈从”。武昌起义时任江南提督,在南京屠杀革命党人和群众,抵抗革命军。败后率“辫子军”退守徐州效忠清朝。1913年参与镇压“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后任长江巡阅使等职。袁死后,操纵十三省同盟,攻击国民党及国会。1917年6月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7月1日拥废帝溥仪复辟,自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失败后逃入荷兰使馆。后病死于天津。 张勋❶(900~967)北宋初将领。河南洛阳人。仕晋和周,勇猛善战,屡著军功,官至霸州兵马都监。入宋,授郴州刺史。勋虽勇猛善战,但残忍好杀,每攻破城池, 皆扬言且斩。时人谓之“张且斩”。 张勋 张勋清乾隆(1736~1795)间诸生。晚年聚徒读,县学中推为名师。著有《孝友堂文集》若干卷。 ☚ 陆梓 陆泗滨 ☛ 张勋 张勋1901~1978艺名“黑旋风”。16岁拜桑英常学唱花鼓戏。工丑角。21岁自办“张勋花鼓戏班”,有“张旋风花鼓震三河”之誉。建国前常在徐州、蚌埠、怀远、淮南、五河、灵璧、固镇一带演出。唱腔优美,身段干净利落。所演花鼓调,博采淮调、山歌、花鼓灯歌、梆子调、溜子调、周口调、拉魂腔,形成独特风格。 ☚ 徐从兰 董广志 ☛ 张勋1854—1923北洋军阀。字绍轩(或少轩)。江西奉新人。出身于小商贩家庭。幼时入塾读书,早年丧父,辍学。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到长沙投军,后转入广西提督苏元春部,擢为参将。1899年随袁世凯到山东屠杀义和团, 累迁副将、总兵。1902年调北京宿卫端门,多次充当慈禧和光绪的扈从。1908年被清廷擢为云南提督,后改为甘肃提督。1911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后,在南京负隅顽抗,与江浙革命联军战于紫金山、天宝山, 狮子山等地,12月战败北窜,退守徐州,清廷授他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为表示忠于清王朝,所部禁剪辫子,被称为“辫子军”,他被称为“辫帅”。1913年奉袁世凯命,镇压二次革命,率“辫军”攻陷南京,纵兵烧杀,大掠三天,因此升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1915年袁又授他为定武上将军。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 任安徽督军,后又扩充至十三省同盟,阴谋为清室复辟。1917年6月,率“辫军”十营三千余人及随从百余人入京,逼走总统黎元洪,解散国会。6月30日晚与康有为、张镇芳、雷震春、刘廷琛、梁敦彦、梁鼎芬等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于7月1日凌晨三时,拥戴十二岁的溥仪“登极”,把民国六年七月一日改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易五色旗为黄龙旗,恢复清朝旧制。他自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人。史称“张勋复辟”或“丁巳复辟”。12日,被段祺瑞击败,在两个德国人的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被通缉。次年10月被北洋军阀政府“特赦”。1923年9月12日在天津病死。 张勋1854—1923字绍轩。近代江西奉新人。清光绪十年(1884)投军,先在苏元春、宋庆等部,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凯,逐次擢升副将、总兵。辛亥年官至江南提督。武昌起义后,江浙联军攻打南京,他负隅顽抗,退守徐州,被清政府任为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禁部下剪发辫,所部被称为“辫军”。1913年袁世凯命他镇压讨袁军,攻陷南京,被任为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并授以定武上将军,所部亦称定武军。袁世凯死后,连开四次徐州会议,组成所谓“十三省区联合会”,以盟主自居,为清室复辟作准备。1917年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府院之争”之机,他以调解为名率军入京。7月1日拥逊帝溥仪复辟, 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2日被段祺瑞所率“讨逆军”击败,逃入荷兰公使馆,次年被“特赦”,后在天津病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