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引而不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引而不发 【出处】:《孟子。尽心上》:“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孜孜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故事】: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道:“道确实高呵,美呵,正象登天一样, 似乎不可达到, 为什么还要使人们每天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呢?”孟子回答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有拙劣的工人而废其规矩;羿者也不因为有拙劣的射手而改变他开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就象射手开弓一样,开满了弓,却不射出去, 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意思】: 教人射箭的人拉满弓、搭上箭, 但不把箭射出去, 以便让学箭的人去领会。引: 拉弓; 发:射箭。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也比喻做好准备, 等待时机。 【古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 ‘引而不发, 跃如也。’”
引而不发 引: 拉。发: 射箭。拉满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原以比喻善于启发、诱导和控制。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先生,您讲的‘道’是很高很好的,但我们领会它几乎像登天一般困难。为什么不把它讲得实际一点,从而使我们能满怀希望而不断地努力达到呢?” 孟子解释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工人笨拙而改变或废弃已经用绳墨量好的尺寸规格。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羿,也不会因为那些跟他学射箭的射手笨拙而降低拉满弓的标准。善于教导人的人,就像射箭能手教人射箭那样,把箭搭在弦上,拉开了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只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便让别人仔细地观察和体会射箭的技能。这样的人站在正确的道路之中,有能力的人便跟随而来。” 现在“引而不发”也常用来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事。 引而不发比喻教育、宣传者善于启发引导。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 “李西涯问康济以 ‘下学上达’ 之义。康济曰: ‘未论上达之妙,且言下学。’ 其言引而不发, 至言也。 ” 引而不发yǐn’érbùfā引: 拉。发: 射箭。拉满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原以比喻善于启发、诱导和控制。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引,拉弓;发,射箭。《孟子·尽心上》:“君于引而不发,跃如也。”意谓善于教射箭的人,拉满弓,不发箭,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者观摩领会。后用“引而不发”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李西涯问康济以‘下学上达’之义。康济曰:‘未论上达之妙,且言下学。’其言引而不发,至言也。” 引而不发引:拉弓。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战国时,公孙丑向孟子请教说:“道仿佛不可企及,为什么不让它变成可以有希望攀求的,因而让人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呢?”孟子答道:“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有笨拙的工匠而废弃规矩,善射的后羿(yì)不会因为有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人们像射箭一样引而不发,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让有能力学习的人跟随而来。”(见《孟子·尽心上》) 引而不发 引而不发拉满了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指善于射箭的人,只是摆着跃跃欲射的样子,让学习的人自己体会。也比喻善于启发、诱导。 ☚ 因材施教 喻之以理 ☛ 待机 待机候时 须时 待时 司间 ☚ 等待聘用 隐才待时 ☛ 有备 有备存有戒备之心:设防 ☚ 事先做好准备 预备 ☛ 引导2 引导2引(引赞;隳引) 汲(汲引;~引后进) 导(导引;诱导;阖导)渡 牵(牵引;牵帅;牵率) 赞(赞引) ☚ 引导2 引导方式 ☛ 引而不发射箭时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不直接说明用意,而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待人自行揭示或领悟。军事上比喻摆开架势,做好准备,预先加以控制,然后待机而动。 《孟子·尽心上》: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清代杨述曾《题陆乾日隶书千文》: “当其提腕时,引而不发有如劲弩具千斤;及其纵手快,盘空夭矫有如鸷鸟摩秋雯。”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draw the bow but not discharge (/release) the arrow—show people what to do without doing it for them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引:开弓;发:发射。拉开弓但不发射。比喻做好各种准备,等待时机行动。draw the bow but not discharge the arrow, show people what to do without doing it for them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解义】引:拉开。发:射箭。拉长了弓弦,但不将箭射出去。比喻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时机。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善于教射箭的人,拉满弓,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姿态,让学习者自去揣摩。后比喻善于引导,或做好准备,待机行事。《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朱熹集注:“引,引弓也;发,发矢也;跃如,如踊跃而出也,因上文彀率而言。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如射者之引弓而不发矢,然其所不告者,已如踊跃而见于前矣。”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释义】比喻做好准备,暂时不采取行动,以待时机。也比喻不直接说明用意,善于启发引导。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引:拉弓。发: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发射,以便学习者自己去体会。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控制。也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动。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种~的处罚,使国庆整日提心吊胆。”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搭上箭,却不射出去。比喻善于引导和启发。也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事。 引而不发yǐn'érbùfā《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开弓。发:射出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把弓拉开却不射箭。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解义】 引:拉开。发:射箭。拉长了弓弦,但不将箭射出去。比喻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时机。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引: 拉弓。发: 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发射,只以动作示范。比喻详尽分析而不作结论,让学习者自行体会和领悟。《元史·黄泽传》:“又惧(担心)学者得于创闻(现成的结论),不复致思(不再思考),故所著多~。”也比喻关键处善于控制,保持威慑力。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种~的处罚,使国庆整日提心吊胆。” 引而不发yin er bu fa引:拉弓。拉开弓而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也比喻善于启发诱导或善于控制自己。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引而不发yǐn'érbùfā引:拉弓,开弓。发:放箭。搭上箭,拉开弓,却不射出去。原指善于射箭的人,常摆着跃跃欲射的架势,让人观摩学习。今比喻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人自己领悟。也比喻摆开架势,做好准备,待机行动。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5116【引而不发】yīn ér bù fā拉满了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指善于教人射箭的人,只是摆着跃跃欲射的样子,让学习的人自己体会。也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引而不发yǐnérbùfā〔并列〕 引,拉弓。发,射箭。拉满弓弦而不发箭。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原指善于教射箭的人,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的人观摩领会。后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明·焦竑《玉堂丛话·文学》:“李西涯问康济以‘下学上达’之义。康济曰:‘未论上达之妙,且言下学。’其言~,至言也。或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沉机观变,~。” 引而不发yǐn ér bù fā引:拉弓。发:射箭。即拉开弓,而不放箭。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也比喻善于启发引导,或善于控制自己。《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