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上弦,刀出鞘比喻作好了准备。或比喻一触即发之势。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第九十五回:“当下宋兵深栽鹿角,牢竖棚寨,弓上弦,刀出鞘,带甲枕戈,提铃喝号。”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五章:“宗第拱手还礼,笑着说:彼此,彼此。子高,你带来这么多人站在背后,弓上弦,刀出鞘,吹胡子瞪眼睛的,甚么意思?” 弓上弦,刀出鞘(惯)鞘: 装刀剑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指拉开架式,准备厮杀。 弓上弦,刀出鞘惯鞘:装刀剑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指拉开架式,准备厮杀。《粉妆楼》四〇回:“一路上,看见灯球火把,羽林军卒,一个个都是弓上弦,刀出鞘。公子知道事情紧急,忙忙打马,往北门就走。” 弓上弦,刀出鞘弦: 弓两端系着的牛筋制成的线。鞘: 装刀剑的套子。弓搭在弦上,刀拔出鞘来。指已经准备就绪,拉开架势,准备厮杀。 也作 ❶ 弓在弦,剑在鞘。 ❷ 箭上弦,刀出鞘。 ❸ 枪上膛,刀出鞘。 弓上弦,刀出鞘gōngshàngxián,dāochūqiào〔其他〕 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作好准备马上战斗。《中国传统戏曲剧本选集·〈龙虎斗(绍剧)〉第八场》:“~,人马悄悄转出宋营。” △ 褒义。用于指即将投入战斗。 也作“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弓弩持满”。 弓上弦,刀出鞘鞘: 装刀剑的套子。弓箭搭上弦,刀剑从套子里拔出来。形容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五美缘全传》三九: 舡头上站了许多官兵,一个个~,顶盔贯甲,挂锏县鞭。《七剑十三侠》三一: 房知县坐在店门外面,两边护卫~保着。 ◉【刀出鞘,弓上弦】《新史奇观演义》六: 抚按官都说是李岩果然谋叛,商量发兵征剿。点齐了人马,~,大队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