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弄潮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弄潮儿

弄潮儿nòng cháo ér

又作弄涛儿。指在波涛中作戏、泅水的健儿。陆游《一落索》:“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3—1598)潘阆《酒泉子》:“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91—6)

☚ 弄妆   弄涛儿 ☛

弄潮儿nòng cháo ér

船工。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弄潮儿2377善泳的青少年。古方言。唐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予~。」宋潘阆《酒泉子》:「~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鲁迅《柔石作〈二月〉小引》:「~则于涛头且不在意。」

弄潮儿nòngcháo’ér

原指篙师舵工,以朝夕与潮水周旋,故称。语出《乐府诗集》卷二六,唐·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又据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载: 唐宋时盛行钱塘观潮。善泅少年,往往待潮出海门,即百十为群,执旗浮于水上,称为弄潮之戏,以此博取观潮者的赏赐。这一类少年被称为弄潮儿。
现常指在时代潮流中敢于开拓前进的人。

弄潮儿nòngcháo’ér

❶ 〈名〉指篙师、舵工或善泅水的青年人。
❷ 〈名〉比喻勇于拼搏的人:时代的弄潮儿。

弄潮儿

(一) 本指朝夕与风浪周旋的水手。《乐府诗集》二六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二) 也指浪潮中戏水的少年。唐宋时钱塘弄潮活动盛行,善泅少年成群结队,手执彩旗,迎潮竞渡或表演泅技,来赢得观潮者的赞赏,故称之为弄潮儿。宋潘阆《酒泉子》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弄潮儿nòngcháo'ér

在潮水中戏耍的年青人。比喻富有冒险精神、走在时代前头的人。池莉《你以为你是谁》:“即便不再是工人做了老板也不能因此定性为小市民,像他们这些人现在应该称为历史的~。”|张欣《变数》:“在沼泽音像公司干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暴发户们的头上的神秘光环已不复存在。凭他鲁浩明的小聪明,未必就挤不进~的行列。”

弄潮儿nòng cháo’ ér

名词。比喻站在时代前头乘风破浪、勇敢无畏的青少年,用于褒义。
【例】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攀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光明日报》 1978年6月28日)

弄潮儿

搏击风浪的健儿。后引申为能在社会政治斗争的风浪中勇于前进的人。唐宋时期盛行到钱塘江观潮,景象蔚为大观。每年的八月十八、九日,潮水最大。潮水将至时,常有一群善泅水的少年将大彩旗、红绿小伞、彩缎等系在竹竿上,撑着小船,冲破激浪,不避危险,随潮水起伏而上下进退,以博取人们的观赏。因此人们把这类少年称为“弄潮儿”。(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

弄潮儿

指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水中搏击、戏耍的年轻人。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

弄潮儿

弄潮儿nòngcháo’ér

比喻敢于在风险中、在时代潮流中拼搏的人。
 ❍ 时代的~迎风险而上。

☚ 农资   女生 ☛
勇敢的人

勇敢的人

勇夫 勇者
勇敢有力的人:贲士 勇士 猛士 壮士鼎士 虎夫 鹗视 悍士 悍夫
勇士之称:虎贲
勇武克敌的人:惊夫
少年骁勇善战者:鸦儿
勇往直前的人:过河卒子
勇往直前、敢于开创的人:闯将
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弄潮儿
勇猛的人:武将
作战勇猛的人:卧虎
勇猛威武的人:骁武
凶强勇猛之人:锋捍
勇猛强悍的人:铜头铁额
坚毅勇武的人:铁人
坚毅勇武的人的美称:铁丈夫
忠勇的人:鹰鸇
勇于斗争的人:斗士
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壮士 雄子
勇士,壮士:雄夫
勇敢而有义气的人:豪侠
勇敢的女子:花木兰 穆桂英
勇敢出众的人:英勇

另见:勇士 本领 勇敢 勇武 义气 献身

☚ 勇敢的人   英雄 ☛

弄潮儿nong chao er

tide player—a reformer or one who fights against old customs and influences,or a pione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21:03